[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3115.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2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东;吴继祥;廖聪维;王莹;霍新新;易水平;谢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9G3/3258 | 分类号: | G09G3/3258;G09G3/3266;G09G3/329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胡佳炜;郭燕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像素 电路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本发明的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第二至第五晶体管以及第二电容,驱动晶体管用于为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第二至第五晶体管作为开关管,用于响应扫描信号、数据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第二电容用于存储采样电压。本发明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减少晶体管迁移率不均匀的影响,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本发明能够支持逐行发光和同时发光两种模式,能够应用于高分辨率或高帧频显示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因具有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宽视角和低功耗等优点,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并迅速应用到新一代的显示器件当中。
OLED显示的驱动方式可以为无源矩阵驱动(Passive Matrix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OLED,AMOLED)两种。无源矩阵驱动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存在交叉串扰现象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且无源矩阵驱动电流大,降低了OLED的使用寿命。相比之下,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在每个像素上设置数目不同的晶体管作为电流源,避免了交叉串扰,所需的驱动电流较小,功耗较低,使OLED的寿命增加,可以实现高分辨的显示,同时,有源矩阵驱动更容易满足大面积和高灰度级显示的需要。AMOLED显示阵列是由简单的两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有机发光元件的像素构成,这种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不能补偿驱动晶体管T1和OLED阈值电压漂移或因TFT器件采用多晶材料制成而导致面板各处TFT器件的阈值电压不均匀性。当驱动晶体管T1阈值电压、OLED阈值电压发生漂移或在面板上各处的值不一致时,驱动电流IDS就会改变,并且面板上不同的像素因偏置电压的不同漂移情况也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面板显示的不均匀性。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TFT是迄今为止使得AMOLED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唯一技术。这主要是因为LTPS TFT具有较高的迁移率、良好的器件稳定性。但是,LTPS TFT仍然存在阈值电压和迁移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阈值电压和迁移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二电容和发光器件;其中: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用于驱动发光器件发光;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的下一行的扫描线,或者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行的控制线;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行的发光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行的扫描线;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行的扫描线;
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之间,用于当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时提取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老化信息;
其中: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到电源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列的数据线,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到参考电压线;
或,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到电源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到所述像素电路所在列的数据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3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