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3989.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知识城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E01C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小黄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动机构 支撑板 修补 路基 加泥 维护车 泥土 鱼塘 电动推杆 联动机构 推杆 前后往复运动 支撑板底面 支撑板两侧 填补 轮子转动 升降机构 自动定量 填入 向后 转轴 拨动 对称 轮子 送入 升高 侧面 驱动 移动 | ||
1.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包括有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1)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10),在所述电动推杆(10)的推杆端上设有能对路基侧面进行填补加固的修补机构(2),在所述支撑板(1)上方设有能够将泥土自动定量送入修补机构(2)的加泥机构(3),在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能将修补机构(2)内泥土向后拨动的拨动机构(4),在所述支撑板(1)底面通过转轴设有轮子(11),在所述拨动机构(4)与加泥机构(3)之间设有联动机构(5),在所述加泥机构(3)后侧设有能使支撑板(1)升高并能移动的升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机构(2)包括有设置在电动推杆(10)的推杆端上的U形壳体(20),在所述U形壳体(20)外侧后端上设有弧形板(21),在所述弧形板(21)尾端设有成型板(22),在所述成型板(22)上设有通孔(23),在所述通孔(23)内活动设有移动杆(24),在所述移动杆(24)内端上设有紧压板(25),所述紧压板(25)与成型板(22)之间设有弹簧(26),在所述移动杆(24)外端上设有限位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泥机构(3)包括有设置在支撑板(1)后侧上方的第二支撑板(30),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0)上设有存泥仓(31),在所述存泥仓(31)内腔中部设有隔板(32),所述隔板(32)两边分别铰接有转筒(33),在所述转筒(33)上均布有多个能拨动泥土的拨动板(34),在所述存泥仓(31)两侧分别设有出泥口(35),在所述出泥口(35)上设有能将泥土送入U形壳体(20)的斜板(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4)包括有通过转轴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转盘(40),所述转盘(40)靠近圆周边沿处设有凸柱(41),在所述支撑板(1)上壁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42),在所述第一导向槽(42)内设有移动块(43),所述移动块(43)之间设有第二移动块(44),在所述第二移动块(44)上设有长槽(45),所述凸柱(41)活动设置在长槽(45)内,在所述移动块(43)外侧设有连杆(46),所述U形壳体(20)靠近连杆(46)的一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导向槽(47),在所述第二导向槽(47)后端设有避让槽(48),在所述U形壳体(20)内活动设有推板(49),所述连杆(46)与推板(49)相铰接,在所述推板(49)上部分设有开口(400),在所述开口(400)内通过转轴设有齿轮(401),在所述推板(49)与第二导向槽(47)相对的一面上设有导向块(402),所述导向块(402)活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47)内,在所述支撑板(1)上壁面靠近两侧分别设有齿条(403),所述齿条(403)能与齿轮(40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鱼塘路基维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5)包括有设置在移动块(43)上的第二齿条(50),所述存泥仓(31)靠近第二齿条(50)一侧与第二齿条(5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支撑杆(51),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1)一侧通过转轴设有第一皮带轮(52),在所述第一皮带轮(52)外侧设有第二齿轮(53),所述第二齿轮(53)与第二齿条(50)相啮合,在所述第一支撑杆(51)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杆(54),所述第二支撑杆(54)与第一皮带轮(52)同侧上通过转轴设有第二皮带轮(55),所述第一皮带轮(52)与第二皮带轮(55)之间通过皮带(56)连接,在所述第二皮带轮(55)外侧设有第一锥齿轮(57),所述第二支撑杆(54)旁设有第二锥齿轮(58),所述第二锥齿轮(58)轴心与转筒(33)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7)与第二锥齿轮(58)相啮合,所述支撑板(1)底面与转盘(40)轴心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三锥齿轮(59),所述第三锥齿轮(59)轴心与转盘(40)上的转轴相连接,在所述轮子(11)的转轴上设有第四锥齿轮(500),所述第三锥齿轮(59)与第四锥齿轮(500)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知识城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知识城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39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