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4654.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昱鑫;白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25;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识别信息 远程控制模块 车辆控制 车门开启 车主 发送认证请求 车辆使用 防盗功能 认证通过 自动解锁 自动启动 不一致 车门 存储 发送 灵活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其中,车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驾乘人员的车门开启请求,车门开启请求包括第一驾乘人员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若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存储的注册车主的身份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向注册车主的远程控制模块,发送认证请求;在接收到远程控制模块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控制车门自动解锁,并控制车辆自动启动。由此,可实现车辆的防盗功能,使得车辆使用更安全、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启动控制主要通过车钥匙来实现,但是该方式的安全性比较低,且用户需要获得车钥匙之后才能启动车辆,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的防盗功能,使得车辆使用更安全、更灵活。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驾乘人员的车门开启请求,所述车门开启请求包括所述第一驾乘人员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若所述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存储的注册车主的身份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向所述注册车主的远程控制模块,发送认证请求;在接收到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控制车门自动解锁,并控制车辆自动启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接收第一驾乘人员的车门开启请求,车门开启请求包括第一驾乘人员的第一身份识别信息,若第一身份识别信息与存储的注册车主的身份识别信息不一致,则向注册车主的远程控制模块,发送认证请求,并在接收到远程控制模块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控制车门自动解锁,并控制车辆自动启动。由此,可实现车辆的防盗功能,使得车辆使用更安全、更灵活。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认证通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驾乘人员的行驶权限;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行驶权限,控制所述车辆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驶权限包括以下权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行驶范围、行驶速度上限、持续行驶时间上限、行驶结束时间上限和车载设备使用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行驶权限,控制所述车辆行驶,包括:若所述车辆超出所述行驶权限,则发出预警信号,和/或控制所述车辆阶段性降速,并停在服务停车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接收到所述认证通过信息后,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驾乘人员的第二身份识别信息;若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与存储的注册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一致,则获取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信息对应的用户驾驶习惯信息;根据所述驾驶习惯信息,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载娱乐系统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载娱乐系统包括以下系统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车载空调、车载音乐和座椅按摩;所述驾驶习惯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车载空调的开闭、所述车载空调的温度、所述车载空调的风量、所述车载音乐的开闭、所述车载音乐的音乐选择、所述车载音乐的音量、所述座椅按摩的开闭、所述座椅按摩的按摩力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接收到所述认证通过信息后,所述车辆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驾乘人员的面部表情信息;根据所述面部表情信息,控制所述车辆行驶,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载娱乐系统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4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