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南瓜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5956.8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凯波;代亚萍;黄雅萍;郑宝东;缪松;卢旭;张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瓜粉 超细 制备 南瓜 预处理 超声波辅助 次氯酸溶液 干基含水率 纳米粉碎机 超微粉碎 联合干燥 流变性质 微粉粒径 物化特性 新鲜南瓜 营养物质 工艺流程 超微粉 粗粉碎 深加工 耗能 粒径 漂烫 去籽 热泵 选料 太阳能 清洗 消毒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细南瓜粉的制备方法,以新鲜南瓜为原料,工艺流程为:选料→清洗→消毒(次氯酸溶液)→切半去籽→超声波辅助漂烫预处理→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干燥至干基含水率<10%(w/w))→南瓜干→粗粉碎→用纳米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超细南瓜粉。本发明制得的超细南瓜粉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良好的口感,而且制作方法简单、耗能少、对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少,通过比较粒径差异对南瓜粉物化特性及粉糊流变性质的影响,得出合适的微粉粒径,为南瓜超微粉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南瓜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南瓜(
果蔬全粉不仅营养丰富、贮藏稳定性好、运输成本低,而且实现了原料的高效利用,并可满足特殊消费人群的需要,有效延长果蔬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带动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新鲜果蔬的干燥制粉加工越来越多,传统粉碎技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南瓜粗粉存在口感粗糙、溶解性差等缺点,严重影响产品的冲调性和适口性;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超微粉碎技术迅速发展。不同大小的同一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并无本质差异;但当这一变化持续下去,物体颗粒随之变小,粒径大小达到微粒、亚微粒、甚至是细末微粒程度时,因其表面积的剧增,导致许多新的理化性质的产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超微粉碎技术原理的基础。现有对南瓜粉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南瓜粗粉的制备工艺方面,利用纳米粉碎机粉碎经太阳能辅助热泵联合干燥手段得到的南瓜粗粉的研究较少,且未见相关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南瓜粉的制备方法,拟解决现有南瓜粗粉口感粗糙、溶解性差等问题。为南瓜在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南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速食南瓜粉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无损伤的成熟新鲜南瓜,其含水率为85wt%~95wt%;将挑选的新鲜南瓜用100 ppm(0.01%(w/v)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消毒,晾干表面水分后,沿南瓜中心轴切成两半,经去皮、去籽、去瓤后,用切片器将南瓜切成均匀的南瓜片;准确称取一定量形状均匀的南瓜片放入水中,南瓜片与水的料液比为1:18,料液比的单位为g·mL-1,随后进行超声波-热烫预处理,其中,超声温度70 ℃,超声波处理时间3 min,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频率35 kHz;再进行护色预处理后的南瓜进行太阳能辅助热泵联合干燥,直至干基含水率10wt%以下;所述太阳能辅助热泵联合干燥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为67.4 ℃,装载密度为1.05 kg·m-3,物料厚度为4 mm,转盘转速为2 r·min-1,干燥过程中干基含水率的转换量为1241.83wt%;
(2)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粗粉碎,磨粉后80目过筛,备用;
(3)利用纳米粉碎机对南瓜粗粉进行超微粉碎,温度为5℃,粉碎时间为:10-25 min,获得超细南瓜粉,制得的超细南瓜粉的粒径范围在15~30 μ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利用桑葚果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椰浆稳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