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型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6069.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成;王春艳;孙敏;朱增赞;郭耘;詹望成;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30 | 分类号: | B01J23/30;B01J27/199;B01J37/02;B01J37/08;B01J37/28;B01D53/94;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催化剂 高温型 制备 催化净化 磷系 铈系 柴油机尾气 催化剂载体 高温稳定性 钒氧化物 高温催化 钛氧化物 混合物 复合物 摩尔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型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高温型SCR催化剂以钛氧化物复合物为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为钒氧化物,助催化剂为铈系助催化剂和磷系助催化剂的混合物,所述铈系助催化剂与所述磷系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7: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高温型SCR催化剂,用于NOx催化净化时,在400~550℃,尤其是500~550℃的高温下具有优异的高温催化活性、高温稳定性,可广泛用于柴油机尾气的催化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设计一种高温型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主要指NO和NO2)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还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直接危害,而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灰霾污染也有重要贡献。
NOx排放主要来源于固定源烟气排放和移动源NOx排放。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移动源的NOx排放分担率不断增加。柴油车因具有良好燃油经济性、动力性等优点,逐渐受到青睐,但也带来了严重的NOx和PM的污染问题。因此,柴油车NOx排放控制将是我国未来NOx排放控制的重点之一。
NH3-SCR,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NOx控制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柴油车尾气等移动源NOx催化净化。该技术的关键核心是催化剂,目前常见的商用 NH3-SCR催化剂为钒基催化剂。但采用传统浸渍法制备的钒基NH3-SCR催化剂,多以TiO2为载体,再负载一定量的V2O5、WO3等组分,而由于TiO2在 550~600℃时会发生晶型转变,导致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造成催化剂在400~550℃的高温条件下的NOx转化率非常低。特别对于非道路移动源柴油车而言,NH3-SCR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的NOx转化率至关重要。
CN104162421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钨源和钛源的混合溶液,在常温条件下均匀搅拌;2)向溶液中加入缓释沉淀剂;3)将溶液温度升高至70~95℃,并保持继续搅拌沉淀3~ 24h;4)对溶液中的沉淀物进行分离和洗涤;5)将所得固形物进行烘干和焙烧,得到所述钨钛复合氧化物;6)将步骤5)中所得氧化物加入钒源溶液,在常温条件下均匀搅拌;7)将所得混合物通过旋转蒸发或直接加热蒸发,直至水分充分挥发;8)将所得固形物进行烘干和焙烧,得到所述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该发明制得的耐高温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在300~450℃的高温条件下的NOx转化率达90%以上。
CN106179323A公开了一种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五氧化二钒5%-25%,三氧化钨5%-30%和二氧化钛50%-85%;所述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和二氧化钛均匀混合,并且所述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和二氧化钛的晶体粒径独立地为 1-30nm;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钒源、钨源、钛源、可选地助溶剂和溶剂混合形成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缓释沉淀剂,得到反应溶液; 3)升高反应溶液的温度,反应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含有沉淀物的溶液;4)将含有沉淀物的溶液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该发明制得的耐高温钒钨钛氧化物催化剂在300~350℃的高温条件下的NOx转化率达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6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