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控制装置和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0443.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寒栋;赵天龙;贾翔;李泓宇;于成龙;杨静琦;马喆;任明浩;张颖昕;何宇;周恒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翼 支撑机构 控制装置 旋转机构 飞行器 铰接件 翼面 紧凑 驱动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翼控制装置和飞行器,其中,所述机翼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机翼支撑机构和第二机翼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通过铰接件与第一机翼支撑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相对于第一机翼支撑机构做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紧凑、高效、高精度、线性的翼面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展弦比仿生飞行器的翼面控制机构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自从微型飞行器的概念提出以来,由于其在军事和民用两方面潜在的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仿鸟类飞行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单折翼的小型仿生飞行器,一类是多折翼的大型仿生飞行器。虽然扑翼飞行器飞行效率高、有仿生特性,但是较难做到快速飞行。
现在大展弦比仿生飞行器的翼面控制机构采用四连杆原理的机构作为翼面的控制机构,其采用多个连杆进行传力,这会造成传力路线较长,所需要的质量较大与仿生飞行器减重相违背。
专利文献申请公布号为CN105217032A中公开了仿生飞行器,专利中提到了仿生飞行器翼面控制机构,包括:曲轴,曲轴的其中一端与传动轴传动相连,曲轴另一端所在的曲轴部分相对旋转连接有曲轴套筒,曲轴套筒上固定连接有机翼和内缘杆,内缘杆位于机翼内侧,内缘杆自由端连接有多向器,多向器包括相对旋转连接的外框架和多向器内转轴,内缘杆与多向器内转轴相对旋转连接。整个装置过于复杂,精度低、体积和质量较大,且四连杆原理的传动装置是非线性控制装置,不利于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展弦比仿生飞行器的翼面控制机构和飞行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翼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机翼支撑机构和第二机翼支撑机构;
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通过铰接件与第一机翼支撑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机翼支撑机构相对于第一机翼支撑机构做旋转运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的机翼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机翼控制装置。
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通过扯动翼面,使翼面发生形变,进而产生气动力,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采用的传动装置比四连杆控制装置传动链要少,所需要的空间和质量要小,精度要高,控制效率较高,同时控制过程是一个线性连续的过程,使机翼控制简单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申请所述机翼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所述去蒙皮的机翼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所述机翼控制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
1、第一驱动杆,2、第二驱动杆,3、安装块,4、防脱落环,5、第一翼梁,6、第二翼梁,7、翼梁连接块,8、第一翼肋,9、第二翼肋,10、蒙皮,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舵机,14、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空间运动轨迹的单自由度扑翼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气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