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电力传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2299.X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三泽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4;B60L58/10;H02J50/10;H02J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力 传送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及电力传送系统。车辆ECU执行控制处理,该控制处理包括:判定是否在接触充电中的步骤(S100)、在判定为在接触充电中的情况下(在S100中为“是”),执行要求电力的第一缓变处理的步骤(S102)、在判定为不在接触充电中的情况下(在S100中为“否”),判定是否在非接触充电中的步骤(S104)、在判定为在非接触充电中的情况下(在S104中为“是”),向送电装置发送送电电力的第二缓变处理的执行指令的步骤(S106)。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过车辆外部的电源对车载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的技术是公知的:使用包括设置于车辆侧的受电装置和与车辆的外部的电源连接的送电装置,且从送电装置对受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输送电力的非接触充电装置来对搭载于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参照日本特开2013-1548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615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614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1082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3-126327号公报)。
另外,例如,日本特开2016-08279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中的任一个对搭载于车辆的电池进行外部充电的车辆。
发明内容
在这样的车辆中,例如,在以交流电源等为外部电源而进行外部充电的情况下,当充电电力急剧变化时,交流电源的电源电压有时会产生细微的变动(闪变)。当产生了闪变时,有时会对从相同交流电源接收电力的供给的其他电气设备造成影响。在接触充电时和非接触充电时,从外部电源受电的路径不同,因此在接触充电时及非接触充电时中的任一个情况下都希望抑制这样的电源电压的变动。在上述公报中,未考虑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接触充电及非接触充电这两方的外部充电对应的车辆中,在充电中抑制电源电压的变动的车辆及电力传送系统。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车辆具备:受电装置,从车外的外部电源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受电;充电装置,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线缆的连接器进行受电;蓄电装置,利用从受电装置及充电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供给的电力进行充电;及控制装置,控制向蓄电装置供给的充电电力以满足要求电力。在利用充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控制装置执行对要求电力进行修正以防止充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的缓变处理。在利用受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控制装置不执行缓变处理。
这样的话,在利用充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通过缓变处理,对要求电力进行修正以防止充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因此能够抑制充电电力的剧变。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电源电压的变动。
优选的是,车辆还具备能够与送电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该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装置供给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在利用受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控制装置向送电装置发送防止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输送的送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的处理的执行指令。
这样一来,在利用受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向送电装置发送防止送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的处理的执行指令,因此通过在送电装置中执行该处理,能够抑制充电电力的剧变。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电源电压的变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电力传送系统具备车辆及充电站。充电站具备:第一通信装置;及与外部电源连接的送电装置和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线缆的连接器中的至少任一个。车辆具备:第二通信装置,能够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通信;受电装置,从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受电;充电装置,从外部电源经由连接器而进行受电;蓄电装置,利用从受电装置及充电装置中的任一装置供给的电力进行充电;及第二控制装置,控制向蓄电装置供给的充电电力以满足要求电力。在利用充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第二控制装置执行对要求电力进行修正以防止充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的第一缓变处理。在利用受电装置所进行的充电中,第二控制装置向充电站发送防止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输送的送电电力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的大小超过上限值的第二缓变处理的执行指令。在送电装置中,按照执行指令来执行第二缓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2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