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脾健胃艾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益脾健胃艾团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在传统艾团的基础上,由糯米粉25份‑30份、大米粉10份‑15份、艾叶5份‑10份、山药粉3份‑8份、葛根粉1份‑3份、白砂糖1份‑5份、豆沙15份‑20份、植物油0.1份‑1份和水15份‑30份组成,该益脾健胃艾团经蒸15份‑20分钟后即可食用,其颜色亮绿,口感甜而不腻,有淡淡的艾草清香,对身体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脾健胃艾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艾团是清明节、端午节的传统特色小吃,尤以中国江南地区为甚。它的传统做法是:用艾草的汁与一定比例的糯米粉与大米粉搅拌均匀,将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包裹其中制成的食品,其味道清香,还兼具一定的清热败火、祛湿散寒的功效。在南方局部地区清明节、端午节要吃绿颜色的食物是传统习俗之一,因此艾团既是清明节、端午节期间餐桌上必备食品之一,也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还常用来款待或馈赠亲友。艾团的颜色为绿色,也与清明节、端午节正处于春夏之交的大自然的颜色相呼应。艾草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还能祛湿止痒。艾草始载于《名医别录》(成书于汉末)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高巍说“中国古人讲究应时当今,吃当季食品,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而这种以当季天然植物汁液做成的食品,无疑最为恰当”。但李缨提示称,艾团虽然美味,应时可口,但是其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一,艾团原料中的糯米粉,其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黏性大,如果老人和儿童吃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从而对脾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二,艾团作为中国江南地区的特色,是清明节、端午节期间的必食食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旦过了季节就没有了,同时艾团是民间地区的特色食品,具有地方区域性的特点,从而导致艾团很难得到推广。因此,针对艾团存在的一些弊端,采取了改进与创新的方法。在传统原料基础上加入了山药、葛根两味药食两用之品,并对馅儿料进行了稀释处理。山药人称“神仙之食”,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效,适合人群广泛,具有很好的补益效果。现有研究还表明,山药粉有纤体丰胸、健脾补气、益肺固肾、降血脂、调理肠胃等功效。山药也是餐桌常客,可单独或与其他食材一起经蒸或煮后作为菜肴食用,也可将其打粉后用沸水冲服,还可以和粥一起煮,此外亦可做面膜。葛根亦为药食两用之品,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葛根粉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被誉为“美容维生素增效剂”,有清除体内垃圾的功能,经常食用葛根粉的人,能起到强筋壮骨、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一,艾团原料中的糯米粉,其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黏性大,如果老人和儿童吃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从而对脾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二,馅儿料过于集中,味道过于浓郁,易伤脾胃。其三,艾团作为中国江南地区的特色,是清明节、端午节期间的必食食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同时艾团是民间地区的特色食品,具有地方区域性的特点,从而导致艾团很难得到推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其一,本发明通过在传统艾团食材中选择性加入具有益脾健胃的山药、葛根药食两用之品,可改善传统艾团因单次食用较大量或较长时间食用所导致的消化不良,同时,因加入上述两味中药后对艾团的口感亦有一定改善。其二,对豆沙等馅儿料用一定量固体相稀释后再作馅儿,使得豆沙等馅儿料的味道不至于过于浓郁而伤脾胃。其三,传统艾团为地方特色食品,主要是自产自用,制作流程较复杂,制作时间较长,且由于所用艾叶为鲜品,其季节性也很强,通过本发明可将地方特色食品实现商品化,开袋蒸熟后即可食用,方便快捷,有利于扩大其食用人群和区域,同时,由于其商品化后贮藏时间大大延长,从而为将该特色食品进行商品化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民族学院,未经湖北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3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