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NOx传感器的SCR催化剂老化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4842.X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钟祥麟;郑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12211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催化器 实时计算 转化效率 排放 修正 发动机排气系统 尿素喷射量 前馈控制量 策略判断 车辆道路 反馈修正 监控判断 劣化 尿素 发动机 诊断 上游 | ||
1.基于双NOx传感器的SCR催化剂老化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发动机排气系统的SCR催化器上游及下游分别设置NOx传感器,通过上游NOx传感器实时采集上游NOx体积浓度通过下游NOx传感器实时采集下游NOx体积浓度
S2:根据及实时计算SCR催化器实际转化效率:
S3:根据SCR催化器实际转化效率及理想转化效率计算催化器老化程度;
S4:根据催化器老化程度对尿素喷射量进行修正;
S5:实时计算发动机NOx比排放值;
S6:基于排放OBD限值给出OBD实时排放监控判断方法;
排放OBD限值为3.5(g/kW·h)和7(g/kW·h);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以发动机ETC循环功作为一个单位窗口,当发动机累计功达到单位窗口时,计算出此窗口内的发动机累积功以及NOx累计排放量,计算出发动机的比排放值,等步长移动计算窗口至所有采集点结束,得到系列窗口的比排放值:
S61:实际工况发动机输出功计算
根据发动机ECU采集到的瞬时转速和转矩信号,可计算出发动机瞬时功Wt,将发动机ETC循环功作为功基窗口,当瞬时功积分计算达到功基窗口大小,结束一个窗口的信号采集和计算,发动机实际工况累积功其中:t1为计算开始时刻,t2为计算结束时刻;
S62:实际工况后处理系统SCR的NOx排放量计算
根据SCR催化器下游的NOx传感器计算得到瞬时NOx排量每个采样点的NOx瞬时排量MNOx积分得到功基窗口的NOx排放量MNOx,
S63:实际工况的比排放θ(g/kW·h)的计算公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NOx传感器的SCR催化剂老化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上游及下游的NOx传感器采集数据的条件是:根据发动机工况进行判断,该判断条件是:
以下三个条件均满足时进行发动机工况判断:冷却液温度>65℃,发动机转速>1000rpm,负荷百分比>15%;
上游及下游的NOx传感器的采集周期为0.2s,获取5s内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百分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发动机转速的最大值为:Speed1,发动机转速的最小值为Speed2,负荷百分比的最大值为Torque1,负荷百分比的最小值为Torque2,
如果在5s内满足以下条件,发送机状态为瞬态:
(Speed1-Speed2)>50rpm,即5s内采样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之差的绝对值大于50rpm;
(Torque1-Torque2)>5%,即5s内采样的最大负荷百分比和最小负荷百分比之差的绝对值大于5%;
如果在5s内满足以下条件,发送机状态为稳态:
(Speed1-Speed2)<50rpm,即5s内采样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之差的绝对值小于50rpm;
(Torque1-Torque2)<5%,即5s内采样的最大负荷百分比和最小负荷百分比之差的绝对值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NOx传感器的SCR催化剂老化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发动机工况为稳态时,根据上游NOx传感器及下游NOx传感器得到NOx体积浓度并计算NOx转化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NOx传感器的SCR催化剂老化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SCR催化器理想转化效率是新鲜催化剂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标定得到,只与催化器上游排气温度和排气质量流量有关,由计算出的与做比得到表征催化器老化程度的α,计算公式如下:
α位于0和1之间,α越小,催化器老化程度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8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