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试剂盒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4947.5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科;宋吉玲;袁卫东;陆娜;闫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别 桑树 引物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试剂盒和方法。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5’‑GCTGGTGCGAAATCGCGCATG‑3’,下游引物5’‑CAAGAAGGAGGTGACTCCTTG‑3’。本发明通过对多个桑黄样品的ITS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ITS序列存在一定区别,通过对这三种桑黄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设计出了上述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称为鉴定引物对,用该鉴定引物对PCR扩增桑黄样本的基因组DNA,扩增结果经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650bp的条带,则待检测样本为桑树桑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试剂盒和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目前许多研究者对“桑黄”的基原物种颇有争议,对其种名尚无明确的定论,《中国药用真菌》中指出,真正桑黄指生于桑树干上的一种。其在野外的数量很少,且只长在桑树树干,因此称之为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但是,国内桑黄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消费市场相对混杂,与野生桑树桑黄类外观类似的种类颇多,尤其以杨树桑黄及丁香桑黄最普遍,其在野外的数量约为桑树桑黄的百倍,且该类别桑黄比野生桑树桑黄更容易人工培育。由于该类别桑黄也具有一定的药效性,因此,其往往充斥着市场当做桑树桑黄来使用。
由于缺乏分子层面的鉴定技术,仅从外观形态很难把杨树桑黄、丁香桑黄与野生桑树桑黄加以区别,因此,基础研究材料及市售产品普遍真假桑黄混杂不清,这不仅造成了桑黄的命名不清,普遍存在“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的现象,也造成了桑黄在科学研究中的本质特性及药用功效难以精确明白,严重阻碍了桑黄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的发展。
自本世纪以来,一些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和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相继用于桑黄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研究,但对于分子标记与桑黄性状的连锁、桑黄品种间的分子鉴别研究很少。几乎没有专门用于鉴定桑树桑黄的特异分子标记。且某些分子标记技术所采用的均为通用引物,其PCR扩增图谱不仅复杂、重复性差,而且特异性不高,因此并不适合用于专门针对桑树桑黄的品种鉴别,只有开发出某个品种稳定、特异的DNA指纹标记才能真正用于桑树桑黄品种的准确快速鉴定。
公开号为CN10681150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的快速鉴定方法,其通过PCR的方法对待测样本基因组的ITS区域进行扩增,当获得DNA长度大致为750bp大小时,对片段进行测序后,符合该专利给出的序列,判断待检测样本为桑黄。但该专利只能用来区别桑黄(Inonotus sanghuang)品种及桑黄(Inonotus baumii)品种,并不能用来很好的对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进行鉴定,存在很大的使用局限性。且PCR后的片段要经过序列测定比较,步骤复杂,费用大,大大限制了其在鉴定中的使用,因此,简单、快速、有效的桑树桑黄鉴定方法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试剂盒和方法。
一种用于鉴别桑树桑黄的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5’-GCTGGTGCGAAATCGCGCATG-3’,
下游引物5’-CAAGAAGGAGGTGACTCCTT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