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6474.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23/12;C08L55/02;C08L25/06;C08K9/04;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孝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树脂 抗紫外线 高分子复合材料 原料组成 重量份比 复合材料 改性 制备 纳米二氧化铈 双螺杆挤出机 改性助剂 挤出造粒 氢氧化镁 常温下 持久性 混合料 | ||
一种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比为:改性基础树脂60~80、纳米二氧化铈组分8~10、助剂11.3~16.5,其中,改性基础树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比为:基础树脂50~80、氢氧化镁8~10、水40~60、改性助剂4~6,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在常温下将各原料按所需比例混合,再将混合料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即可。该设计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抗紫外线的持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车用装饰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车用装饰高分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色、发黄,比如:扶手材料、面板、顶棚装饰等,与配套附件产生色差,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其原因主要是光线中紫外线导致的老化。车用高分子材料常常暴露于光线下,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出现力学性能或者其他性能上的下降,发生老化,降解,外观上看就是变色发黄、开裂。高分子材料因吸收紫外线而引发自我氧化,导致聚合物降解,由于太阳光线中含有大量有害的紫外光,其波长约190-400纳米,这些有害的紫外光通过化学上的氧化还原作用,使对高分子材料分子分解或变色。而车用装饰材料大部分是本色或浅色的材料,更容易光老化,却不能添加深色比如炭黑等防紫外线助剂。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比如: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以上传统类紫外线吸收剂存在的缺点是本身为有机物,容易受紫外线破坏,影响其使用的持久性,且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达不到环保要求,同时,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价格昂贵,会大幅增加材料成本。
纳米二氧化铈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紫外吸收剂,不仅对紫外线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而且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透过性,是一种宽波长的紫外线屏蔽材料,对车用材料的颜色无影响,其本身是无机物,在紫外线下的生存周期长,不易受侵害。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铈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极易团聚,不能均匀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而传统的方法多通过对纳米二氧化铈进行表面改性来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消除粒子的表面电荷,减弱粒子的表面极性,从而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抗紫外线的持久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产品抗紫外线的持久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产品抗紫外线的持久性的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比为:改性基础树脂60~80、纳米二氧化铈组分8~10、助剂11.3~16.5,其中,所述改性基础树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比为:基础树脂50~80、氢氧化镁8~10、水40~60、改性助剂4~6。
所述纳米二氧化铈组分为改性纳米二氧化铈,其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比为:纳米二氧化铈80~100、偶联剂6~8、溶剂60~80。
所述基础树脂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或PS树脂。
所述助剂包括聚乙烯蜡、滑石粉、硅油、抗氧剂1010,所述聚乙烯蜡、滑石粉、硅油、抗氧剂1010与改性基础树脂的重量份比为3~5:6~8:2~3:0.3~0.5:60~80。
所述改性助剂为油酸聚氧乙烯酯,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
一种抗紫外线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在常温下将各原料按所需比例混合,再将混合料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即可;
其中,所述改性基础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基础树脂和改性助剂按所需比例置于容器中,再加入氢氧化镁和水混合以得到改性物料,然后对改性物料依次进行脱水、干燥,得到改性基础树脂。
所述纳米二氧化铈组分为改性纳米二氧化铈,其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比为:纳米二氧化铈80~100、偶联剂6~8、溶剂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塑板阻燃芯层以及铝塑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型半导电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