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8532.5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尤荣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衡业汽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范伟琪 |
地址: | 11402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挡圈 汽车弹性挡圈 校形 变形 开口 压下机构 压料块 翻转 低端 压住 产品成型 工作台板 人工成本 向下扭转 直径偏差 不一致 高端 螺距 单机 修整 成功 | ||
1.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交替修整汽车弹性挡圈的螺旋变形和直径偏差,完成汽车弹性挡圈的校形操作,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弹性挡圈放到工作台板上,弹性挡圈开口低端A对齐定位压料块,使定位压料块翻转压住弹性挡圈开口低端A,实现定位和限位;操作消螺距压下机构向下运动使弹性挡圈以开口低端A为轴向下扭转,直到弹性挡圈的作用点到达消螺距压下机构下方的限位调节柱为止;
2)使直径校形压料块翻转压住弹性挡圈,操作调直径压下机构开始做向下向外运动,使弹性挡圈开口高端B向下向外变形,直到弹性挡圈的作用点到达调直径压下机构下方的限位调节柱为止;
3)步骤1)和步骤2)交替进行,直到弹性挡圈的形状和尺寸与校正弹性挡圈直径变形的凹槽吻合,使直径校形压料块及定位压料块先后反向翻转,释放弹性挡圈,弹性挡圈由人工移出,完成校形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弹性挡圈是先由轧制出来的直条钢材卷成螺旋圈,再经剪切形成的具有螺旋变形和直径偏差的汽车弹性挡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径压下机构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弹性挡圈的作用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校形压料块包括1~3处,分别位于工作台板上由弹性挡圈开口低端向高端方向的45±5°、75±5°、105±5°中的任意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螺距压下机构位于距弹性挡圈开口低端向高端方向的180±10°位置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径压下机构位于距弹性挡圈开口低端向高端方向的300±10°位置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消螺距压下机构的作用距离为50~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调直径压下机构的作用距离为30~1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弹性挡圈校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分布在由弹性挡圈开口高端向低端方向的0~150°范围内。
10.汽车弹性挡圈校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板、立柱、悬臂、定位压料块、直径校形压料块、消螺距压下机构和调直径压下机构,所述立柱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悬臂与立柱相连接,消螺距压下机构和调直径压下机构分别设置于悬臂的端部;
当待校平的弹性挡圈安置于工作台板上时,所述定位压料块对应定位弹性挡圈开口低端A,所述直径校形压料块对应定位弹性挡圈开口低端向高端方向的45±5°、75±5°、105±5°中的任意位置处;
所述消螺距压下机构位于距弹性挡圈开口低端A向高端B方向的180±10°位置上方,所述调直径压下机构位于距弹性挡圈开口低端A向高端B方向的300±10°位置上方;
所述消螺距压下机构和调直径压下机构的下方分别设有限位调节柱,所述限位调节柱的高度可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衡业汽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衡业汽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8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矫直机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铝型材拉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