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9499.8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1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玄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46620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输送平台(11)上的分料盘(12)内;
b、推料单元(13)将分料盘(12)内的待处理管材A推送至转运机构(20)中;
c、夹持机构(30)移动至转运机构(20)上方,并将外套筒(31)插入待处理管材A;
d、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一支撑部(34)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转运机构(20)撤离;
e、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30)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
f、表面处理工序完成后,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从处理液池中提出,并且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转运机构(20)上,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4)依次与待处理管材A分离,然后外套筒(31)从待处理管材A中抽离;
g、夹持机构(30)移动至与转运机构(20)避让位置;
h、转运机构(20)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转运至下一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机构(2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待处理管材A的圆形或矩形的管状区域B,管状区域B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管状区域B的截面尺寸略大于待处理管材A的外径,多个管状区域B组成方格状,夹持机构(30)上设置多个矩阵状布置的外套筒(31),外套筒(31)的个数和位置均与管状区域B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30)固定在水平移动机构上,夹持机构(30)包括固定单元(36)和用于驱动固定单元(36)上下移动的驱动单元(60),固定单元(36)上设置有多个外套筒(31),多个外套筒(31)呈矩阵状分布,其位置、数量均与转运机构(20)的管状区域B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机构(20)还包括翻转单元(40),翻转单元(40)驱动转运机构(20)水平放置或是竖直放置,当转运机构(20)水平放置时管状区域B的管长方向沿着水平方向布置且管状区域B开口朝向上料机构(10);当转运机构(20)竖直放置时,管状区域B的管长方向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且矩形管状区域B开口朝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30)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31)内腔中的挤压头(32),挤压头(32)固接驱动单元(60),驱动单元(60)驱动挤压头(32)上下移动,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沿着外套筒(31)的筒长方向自上而下间隔布置,外套筒(31)的筒壁上设置有供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穿过的孔/缺口(33),该孔/缺口(33)连通外套筒(31)内外壁,第一支撑部(34)/第二支撑部(35)的一端抵靠在挤压头(32)上,另一端呈自由悬伸状,所述的挤压头(32)上设有用于挤压第一支撑部(34)/第二支撑部(35)的凸部(321)和用于避让第一支撑部(34)的凹部(322),其中凹部(322)位于上方,凸部(321)位于下方,所述的凸部(321)的竖向尺寸大于第一支撑部(34)和第二支撑部(35)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玄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玄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4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钢板生产加工自动化上料机
- 下一篇:用于锚支架底盘加工的自动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