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块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9745.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申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2/00 | 分类号: | C22C22/00;C22C1/02;C22F1/16;C22F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钢 熔化 平衡块 电磁搅拌 加工中心 金属液 钢坯 钢液 生产工艺 合金 电弧炉冶炼 钢液合金化 涂布工艺 退火处理 氩气保护 氢气 还原剂 热轧机 无磁性 中频炉 浇注 冷轧 去杂 酸洗 热轧 精炼 智能 引入 加工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块生产工艺,具体涂布工艺步骤为:将Mn、Ca、Cr、Cu、V和Si送至电弧炉冶炼,使其熔化为金属液,再将金属液引入中频炉熔化合金,进行钢液合金化,将步骤一中熔化的钢液合金VOD炉精炼,且通过电磁搅拌加入电磁搅拌还原剂,将步骤二处理后的钢液通过氩气保护浇注成钢坯,将钢坯通过热轧机热轧成盘钢,得到黑偏钢,将步骤四处理后的黑偏钢送至加工中心酸洗,进行去杂工作,提高其光亮度,使其变为白偏钢,将白偏钢送至加工中心通过智能全自动冷轧线制成型材,将步骤六处理制成的型材进行氢气退火处理,从而制成平衡块成品。优化了使用的原材料,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具有绝对的无磁性,且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块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平衡块主要用于一些制冷设备,原有的材质主要是铜质的,其成本较高,加工周期较长,使用性能较底,质量水平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块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平衡块主要用于一些制冷设备,原有的材质主要是铜质的,其成本较高,加工周期较长,使用性能较底,质量水平不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衡块生产工艺,由以下重量成分的原料制成:Mn30-40重量份、Ca0.3-1重量份、Cr5-10重量份、Cu5-20重量份、V4-10重量份、Si1-5重量份、还原剂8-14重量份。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Mn、Ca、Cr、Cu、V和Si送至电弧炉冶炼,使其熔化为金属液,再将金属液引入中频炉熔化合金,进行钢液合金化。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熔化的钢液合金VOD炉精炼,且通过电磁搅拌加入电磁搅拌还原剂。
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后的钢液通过氩气保护浇注成钢坯。
步骤四:将钢坯通过热轧机热轧成盘钢,得到黑偏钢。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后的黑偏钢送至加工中心酸洗,进行去杂工作,提高其光亮度,使其变为白偏钢。
步骤六:将白偏钢送至加工中心通过智能全自动冷轧线制成型材。
步骤七:将步骤六处理制成的型材进行氢气退火处理,从而制成平衡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的冶炼温度为1560℃-1590℃,所述步骤二的冶炼温度达到1620℃-170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钢液分2-3次进入VOD炉,且冶炼温度达到1680℃-1700℃。
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为Al或Mg。
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一中加入R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优化了使用的原材料,将以铜为主的原材料添入高锰,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其优越性更佳,具有绝对的无磁性,且便于加工。
2.生产周期较短,且灵活性高,人员少,设备少,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
3.通过Re(铼)的加入可有效增加平衡块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提平衡块的使用寿命,通过V(钒)的加入提高产品的延展性、提高其耐气、盐、水的腐蚀性,使其在空气中不被氧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申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申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