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9862.6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彭韬;俞少徽;张健;蔡守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威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出 直线运动机构 废旧电池 电池内芯 顶杆 正负极端 电池 紧固装置 顶进 壳体 内芯 反馈 分解 回归 | ||
1.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紧固装置来固定及定位正负极端盖脱落后的单体废旧电池,然后利用直线运动机构带动顶杆从单体废旧电池的正负极端的任一端顶进电池内芯,从电池的另一端顶出电池的内芯,最终将电池分解成电池内芯和壳体两部分,直线运动机构向PLC反馈顶出推力,当顶出推力达到极限推力之时,在PLC的控制下,直线运动机构带动顶杆回归原位,当顶出推力小于极限推力之时,在PLC的控制下,直线运动机构带动顶杆继续顶出电池内芯,所述极限推力的设定范围是10N-100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是一个由伺服电机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且由伺服电机反馈顶出推力给PL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是一个由液压缸或者气压缸驱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液压缸与直线运动机构之间安装有力传感器或者气压缸与直线运动机构之间安装有力传感器,由力传感器反馈顶出推力给PLC。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推力的设定值为45-60N。
5.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应用了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废旧电池顶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装置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伺服电缸、第一支架和顶杆,所述伺服电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顶杆呈阶梯圆柱状且其大头端具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固定在伺服电缸的直线运动轴的自由端,所述顶杆的小头端直径小于电池内芯的直径,当紧固装置来固定及定位正负极端盖脱落后的单体废旧电池时,所述顶杆抵触到电池内芯的一端顶出电池内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L”型型板,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有一第一通孔且围绕第一通孔的周围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伺服电缸通过拧入第六安装孔的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且伺服电缸的直线运动轴穿过第一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一压块、第二压块、摆臂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壳体与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相接,所述摆臂具有三个支臂,所述摆臂的第三支臂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摆臂的第二支臂位于第二支架的上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压块固定安装在第二支臂上,所述驱动器的活塞杆与摆臂的第一支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块固定在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一压块上端面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压块下端面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压块的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压块的第二弧形凹槽相互配合以用于夹紧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连接板呈板状且其具有两个以上第一安装孔和两个以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上端具有一个开有通孔的凹形安装部和两个以上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端具有两个以上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侧面具有一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端通过拧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固定于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压块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压块通过拧入第四安装孔和第一螺纹孔的螺栓固定于第二安装座的上端,所述摆臂的第三支臂与第二支架的凹形安装部铰接,所述驱动器的壳体通过抱箍与第二支架的侧面的第三安装孔固定相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呈“T”型状且其每个支部上均设有第五安装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体废旧电池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采用液压缸或者气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威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威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8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