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0081.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雄;唐宁;娄娟;李哲馨;刘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椒 组织培养 外植体 诱导 外植体消毒 诱导培养基 技术体系 接种方式 有效抑制 诱导培养 种苗繁殖 重要意义 内生菌 接种 消毒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的方法,包括取外植体,外植体消毒,接种和诱导培养,通过优化取外植体、消毒处理、接种方式及诱导培养基,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无刺花椒外植体的内生菌产生,建立了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技术体系,对无刺花椒的种苗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培领域,具体涉及通过组织培养繁育无刺花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是青花椒主要栽种地,但存在品种单一、品种退化较为严重、管理采摘成本过高等问题。前期选育到荣昌无刺花椒新品种,为野生竹叶花椒的芽变品种,但该品种种子繁殖出现返祖现象,其性状回复为野生竹叶花椒仍然带刺,导致无刺等优良性状改变;扦插繁殖受制于插条数量和季节限制;嫁接繁殖速度慢,成活率不高;压条效率则较扦插、嫁接效率更低。
基于以上情况,拟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荣昌无刺花椒种苗繁育,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的方法,该方法简单,解决了外植体内生菌污染和褐化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外植体,外植体消毒,接种和诱导培养;所述外植体消毒为将枝条剪成带2-3个芽的小段并去掉浸泡到水中变黑的组织,选取靠近顶芽的2-3处茎段作为培养材料;消毒前加入3-5滴吐温-80,再加入体积分数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盖住盖子后持续振荡消毒3-4min,无菌水清洗4-5次后置于消毒好的接种盘备用;
所述接种为采用将茎段的下端插入到培养基中,腋芽浸没在培养基中,茎段上端暴露在培养基表面外,培养基配方为含 0mg/L6-BA、0.1mg/LNAA、2.0mg/LZT、0.1mg/L植物抑菌剂、6g/L卡拉胶和30 g/L蔗糖的MS培养基;
所述诱导培养为接种后置于光照培养室暗培养3d后,开灯光照培养为12 h /d,培养温度为25±2℃,7-10d后,筛除真菌、细菌污染及褐化,对无污染、无褐化进行转代培养、更换培养基至出芽。
优选的,所述接种方法为采用将茎段的上端插入到培养基中,腋芽浸没于培养基,茎段下端暴露在培养基表面外。
所述取外植体的取材季节为春季,取材时间选择连续晴3天及以上的午后,选择具有母本典型性状、无病虫害的健壮无刺花椒植株为对象,剪取当年新萌发的嫩梢,腋芽尚未萌动的枝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通过组织培养繁育无刺花椒的方法,通过筛选预处理、消毒处理、接种方式及诱导培养基,有效抑制了无刺花椒外植体的内生菌产生,建立了无刺花椒组织培养初代诱导技术体系,对无刺花椒的种苗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外植体取材。
图2为外植体培养情况(A:外植体培养7d的情况;B:外植体培养10d的情况;C:外植体培养15d的情况;D:外植体培养20d的情况;外植体培养30d的情况)。
图3为外植体萌芽情况。
图4为外植体继代后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材料来源: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研发的实验材料为荣昌无刺花椒原生芽变植株的嫁接苗,来源于荣昌区林业局管辖的无刺花椒种苗繁育基地,位于荣昌区广顺街道办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