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及疲劳判别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0215.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屹然;代文卓;纪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屹然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8B21/18;A61B5/0476;A61B5/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电 脑电采集 中央处理器模块 芯片模块 状态指示灯模块 语音报警模块 参考电极 电极触点 监测装置 司机疲劳 触点 算法 疲劳 芯片 驾驶 输出端连接 装置利用率 电源模块 疲劳驾驶 实时监测 双向连接 装置使用 行车安全 输入端 准确率 电源 供电 司机 响应 | ||
1.一种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1)、生物脑电芯片模块(2)、语音报警模块(3)、状态指示灯模块(4)、脑电采集干电极触点(5)、脑电采集参考电极触点(6)和电源模块(7);所述脑电采集干电极触点(5)和脑电采集参考电极触点(6)输出端连接生物脑电芯片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生物脑电芯片模块(2)与中央处理器模块(1)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2)分别连接语音报警模块(3)和状态指示灯模块(4),所述电源(7)为整个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1)包括芯片U1,型号为STM32F103C8T6,电阻R1、R19和R20,电容C1,晶体振荡器Y1和扩展接口SWD;芯片U1的引脚3通过晶体振荡器Y1连接芯片引脚4,芯片U1的引脚10分别连接R19一端和R20的一端,R1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的引脚24分别连接芯片U1的引脚36、芯片U1的引脚48、芯片U1的引脚9和电源3.3V,芯片U1的引脚23分别连接芯片U1的引脚35、芯片U1的引脚47、芯片U1的引脚8和地线,芯片U1的引脚7分别连接R1的一端和C1的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3.3V,C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的引脚44连接地线,扩展接口SWD的引脚1连接电源3.3V,扩展接口SWD的引脚2连接地线,扩展接口SWD的引脚3连接芯片U1的引脚36,扩展接口SWD的引脚4连接芯片U1的引脚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脑电芯片模块(2)包括芯片U4,型号为TGAM1,电阻R10和R11,排线P1;芯片U4的引脚1连接电源3.3V,芯片U4的引脚2分别连接地线和芯片U4的引脚3,芯片U4的引脚4连接电源3.3V,芯片U4的引脚5通过R10连接芯片U1的引脚30,芯片U4的引脚6通过R11连接芯片U1的引脚31,芯片U4的引脚7连接排线P1引脚3,排线P1的引脚1连接电源3.7V,排线P1的引脚2连接地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采集干电极触点(5)和脑电采集参考电极触点(6)输出端通过蓝牙模块连接生物脑电芯片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蓝牙模块包括芯片U2,型号为HC-052,电阻R48、R49和R50;芯片U2的引脚12连接电源3.3V,芯片U2的引脚13和21连接地线,芯片U2的引脚32通过R48连接芯片U1的引脚20,芯片U2的引脚34分别连接R49的一端和R50的一端,R5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生物脑电芯片的司机疲劳驾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7)包括充电开关电路和供电电路,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包括芯片U3,型号为TP4056,芯片U6,型号为SN74LVC2G74,芯片U7,型号为74LVC1G17,电阻R7、R12、R51和R60,电容C12、C12、C12、C12、C12、C12、C12、C12、C12、C12、C12、C12和C12,USB接口,开关S1;芯片U3的引脚2连接R12的一端,R1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引脚3、地线和C12的一端,C1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引脚4、5V电源和芯片U3的引脚8,芯片U3的引脚5分别连接开关S1的1端点、电源3.7V、芯片U6的引脚6、7和8,开关S1的2端点分别连接R51的一端和R7的一端,R5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线和C13的一端,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13的另一端和芯片U7的引脚2,芯片U7的引脚3连接地线,芯片U7的引脚5连接电源3.7V,芯片U7的引脚4连接R60的一端,R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C60的一端和芯片U6的引脚1,C6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6的引脚2连接引脚3,芯片U6的引脚4连接地线,C50和C51并联,一端连接电源3.7V,另一端连接地线,USB接口1端点连接地线,USB接口5端点连接电源5V,C5和C6并联,一端连接电源V3.3-2,另一端连接地线,C4、C3、C7、C8、C9、C10和C11并联,一端连接电源3.3V,另一端连接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屹然,未经张屹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2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