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30514.0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9122831A 公开(公告)日: 2019-01-04
发明(设计)人: 李积华;龚霄;周伟;林丽静;曹玉坡;刘洋洋;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B7/154 分类号: A23B7/154;A23B7/157
代理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齐则琳;张雷
地址: 524001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番荔枝 鲜果保鲜剂 质量百分数 葡萄糖苷 保鲜剂 胆甾醇 制备 氯化钠 柠檬酸 抑菌活性 超纯水 壳聚糖 真菌菌 抑菌 贮藏 细菌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0.3‑0.8%胆甾醇葡萄糖苷、1‑3%壳聚糖、2‑5%柠檬酸、0.2‑1%氯化钠,余量为超纯水,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本保鲜剂中的胆甾醇葡萄糖苷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番荔枝在贮藏过程中未见明显的细菌和真菌菌斑,说明本保鲜剂对采后番荔枝抑菌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番荔枝又称为释迦果、洋波罗、佛头果,属于番荔枝(Annonaceae)番荔枝属(Annona)植物,被列为世界五大热带水果之一,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上番荔枝主要生产国有西班牙、智利、印度和泰国,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0000hm2和8000t,主栽品种有普通番荔枝(A.squamosa L.)、毛叶番荔枝或叫秘鲁番荔枝(A.cherimola L.)、刺果番荔枝(A.muricata L.)以及杂交番荔枝(atemoya)四种。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地区)、广东、海南等,并且台湾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达5000t。番荔枝果肉白嫩香甜、营养丰富、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包含丰富的糖,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铁,钙,磷等矿物元素,另外,番荔枝的种子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包括番荔枝内酯、萜类、环肽及生物碱,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抗细菌和真菌、拒食及杀虫等生物活性。

然而,番荔枝是呼吸跃变型的果实,采后呼吸代谢旺盛,易受机械损伤和病毒侵染,极易变质腐烂,导致微生物污染、增殖,缩短货架期且大大降低其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险。而国内外对番荔枝的采后生理、贮藏保鲜研究较少。主要保鲜方法有保鲜剂处理、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热处理等,而番荔枝对低温较敏感,低温贮藏易发生冷害,导致果实硬度增加,内部组织褐变等劣变现象。化学保鲜的效果较好,但存在安全性问题,热处理对果蔬的营养成分及风味有一定影响。番荔枝在常温下易腐烂软化,采后保鲜期极短,因此寻求一种无残留、无毒、可食性的复合保鲜涂膜剂来延长采后货架期已成一种研究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保鲜剂中的胆甾醇葡萄糖苷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番荔枝在贮藏过程中未见明显的细菌和真菌菌斑,说明本保鲜剂对采后番荔枝抑菌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本保鲜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操作简便,效果均匀,保鲜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0.3-0.8%胆甾醇葡萄糖苷、1-3%壳聚糖、2-5%柠檬酸、0.2-1%氯化钠,余量为超纯水,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进一步地,所述的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0.4-0.6%胆甾醇葡萄糖苷、1.5-2.5%壳聚糖、2.5-4%柠檬酸、0.4-0.8%氯化钠,余量为超纯水,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进一步地,所述的番荔枝鲜果保鲜剂,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0.5%胆甾醇葡萄糖苷、2%壳聚糖、3%柠檬酸、0.6%氯化钠,93.9%超纯水。

进一步地,所述胆甾醇葡萄糖苷从番荔枝种子中提取分离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胆甾醇葡萄糖苷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从番荔枝种子中提取分离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CO2超临界萃取法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35MPa,萃取温度40-50℃,CO2流量25-35L/h,萃取时间60-150min。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番荔枝鲜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