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1031.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梁振友;欧先超;郑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22;A23K10/37;A23K20/20;A23K10/12;A23K20/147;A01K61/10;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素 生物营养 水产 复合菌剂 肉质 瘦身 制备 枯草芽孢杆菌液 微量元素营养 蛋白营养 酵母菌液 乳酸菌液 时间缩短 树叶粉末 制备过程 商品鱼 损耗率 重量份 桑叶 体型 鱼体 成活率 抗生素 安全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蛋白营养源55~88份、微量元素营养源0.05~0.1份、复合菌剂2~10份、桑叶粉末0.5~2份、构树叶粉末0.5~2份,其中,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乳酸菌液、枯草芽孢杆菌液、酵母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本发明的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对商品鱼进行“瘦身”后,鱼体健康,成活率高,而且肉质鲜美,体型修长,鳞紧肉实,肉质有韧性;与传统瘦身法相比,使用本发明的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可将原来需要2~3个月的时间缩短至8~22天即可达到瘦身的效果,而且损耗率低,仅为3~5%,本发明的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的制备过程及最终产品无抗生素的添加,绿色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商品鱼的养殖已基本成熟完善,有网箱、池塘、水库等精养技术,其放养模式、投喂技术、饲料配方也是多种多样,产量不断刷新,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均以提高产量为目的。而人工养殖的产品与自然生长的产品相比,缺点是脂肪多、口感差、鲜味降低,产品风味不如自然生长的鲜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品鱼上市前通过快速瘦身提高其食用品质成了鱼养殖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商品鱼瘦身养殖方法(俗称吊水)是将商品鱼放入流动的洁净水源中饥饿处理2个月左右,不喂饲料、不喂青草、不投鱼药,只喝清水和只吃浮游生物,让鱼“瘦身”,“瘦身”后的商品鱼具有体色光鲜,无泥味,少脂肪,少药残,口感好,质量佳等特点。但是目前瘦身养殖方式仍存在问题:(1)池塘瘦身养殖方式较大地受限于水域水源水体质量及安全,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水质调控困难,水质无法保障;(2)瘦身时间过长,鱼肉品质改善不明显,甚至呈病态;(3)瘦身过程鱼容易死亡或瘦身过度,损耗过大。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集促进瘦身、改善鱼肉品质、调控水质于一体的营养剂应用于商品鱼的瘦身养殖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蛋白营养源55~88份、微量元素营养源0.05~0.1份、复合菌剂2~10份、桑叶粉末0.5~2份、构树叶粉末0.5~2份,其中,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乳酸菌液、枯草芽孢杆菌液、酵母菌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水产用生物营养酵素中的活菌菌数不小于3.0×107cfu/g。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其中,所述乳酸菌液、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所述酵母菌液的重量比为(1~3):(1~3):(1~3)。
优选的,所述乳酸菌液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1)配制如下液态发酵培养基:蔗糖5~15g/L、蛋白胨5~15g/L、磷酸二氢钾1~5g/L、硫酸镁0.1~0.5g/L、硫酸亚铁0.3~0.6g/L、硫酸锰0.3~0.6g/L,余量为水;
(2)按照0.1~0.5:100的重量比,取乳酸菌菌株和步骤(1)所得的液态发酵培养基,将所述乳酸菌菌株接种于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在35~38℃下恒温厌氧培养1~3天,得到乳酸菌培养液;
(3)按照2~5:100的重量比,取步骤(2)所得的乳酸菌培养液和步骤(1)所得的液态发酵培养基,将所述乳酸菌培养液接种至所述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培养温度为35~38℃,培养时间为16~36h,得到乳酸菌液。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为采用下述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