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及其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3941.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忠;刘波;杨兴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C1/06;C22F1/047;B22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块 背板 下端 高性能铝合金 固定板 铸件 底板 挡板 铝液 浇铸 铸造 紧密连接 冷却装置 上端固定 移动装置 有效处理 转动连接 上模槽 上端 合模 配比 保证 贯穿 | ||
1.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包括底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6)的上端一侧固定有背板(15),所述背板(15)的一侧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背板(15)的另一侧设有冷却装置,所述背板(15)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贯穿设有连接块(1),所述固定板(8)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挡板(10),所述连接块(1)的下端设有上模块(7),且上模块(7)位于两个挡板(10)之间,所述上模块(7)的下端设有上模槽(9),所述上模块(7)的下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L型杆(23),两个L型杆(23)和两个挡板(10)一一对应,所述上模块(7)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弹簧(22),两个弹簧(2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L型杆(23)的相对一侧,所述移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下模块(12),所述下模块(12)的上端设有下模槽(11),且下模槽(11)和上模槽(9)相对应,所述下模块(12)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豁口(13),两个L型杆(23)和两个豁口(13)相对应,所述下模块(12)上端设有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7),所述背板(15)的一侧设有转动槽(4),且伺服电机(17)安装在转动槽(4)内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螺纹杆(5),且螺纹杆(5)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4)内的底部,所述螺纹杆(5)上螺纹套接有固定块(25),且下模块(12)固定在固定块(2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背板(15)另一侧的冷却水泵(24),所述冷却水泵(24)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20),所述下模块(12)内设有第一冷却腔,且下模槽(11)位于第一冷却腔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管(3)的一端依次贯穿背板(15)和下模块(12)并延伸至第一冷却腔内,所述上模块(7)内设有第二冷却腔,且上模槽(9)位于第二冷却腔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20)的一端贯穿背板(15)和上模块(7)并延伸至第二冷却腔内,所述第二连接管(20)位于第一连接管(3)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下模块(12)上端两侧的定位杆(21),且下模槽(11)位于两个定位杆(21)之间,所述上模块(7)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定位槽(19),且上模槽(9)位于两个定位槽(19)之间,两个定位杆(21)和两个定位槽(19)相对应,所述连接块(1)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有光杆(2),两个光杆(2)的下端均贯穿移动腔并延伸至连接块(1)的下端,两个光杆(2)的下端均固定在上模块(7)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的上端设有浇铸孔(6),所述上模块(7)的上端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和上模槽(9)相对应,所述浇铸孔(6)和连接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块(12)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垫块(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的上端呈半球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采用碳素钢制成。
9.一种高性能铝合金铸件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元素质量百分数满足如下要求:Mg为5.5-6.6%、Mn为0.60-1.2%、Si为0.5%、Fe为0.4%、Cr为0.15-0.25%、Zn为0.25%、Cu为0.2%、Ti为0.15%、Y为0.05-0.08%、Sc为0.04-0.06%、Gd为0.02-0.03%,其他杂质元素合计为0.3%、其余为Al,进行配料;
S2、将配备好的物料依次投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待炉内出现铝水时,加入覆盖剂进行覆盖,并进行搅拌,使覆盖剂和物料之间混合均匀,加入精炼剂经过精炼,持续进行搅拌;
S3、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静置一定时间开始扒渣,扒渣要平稳,防止渣被卷入熔体内;
S4、扒渣后将铝液从熔炼炉注入保温炉,然后利用氩气将铝液中的氢及细小杂质带到表面,从而降低铝液中的氢含量,提高铝液质量;
S5、将铝液再次注入熔炼炉内,模具进行合模后,铝液通过熔炼炉的放水孔经浇铸孔(6)进入模槽内,铸造出所需要的铸件,同时冷却水泵(24)将冷却液通过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20)注入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进行冷却;
S6、浇铸完成后,取出铸件,对铸件进行表面处理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千鑫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39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