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支持18个OAM模式传输的纯二氧化硅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35392.4 申请日: 2018-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8957623B 公开(公告)日: 2020-07-28
发明(设计)人: 黄薇;游永;陈胜勇;宋彬彬;赵萌;石凡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2B6/02 分类号: G02B6/02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董一宁
地址: 300384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支持 18 oam 模式 传输 二氧化硅 气孔 光子 晶体 光纤
【说明书】:

一种可支持18个OAM模式传输的纯二氧化硅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包括纤芯层和包层两部分,包层由最内层一圈空气孔和环绕其布设的多层外圈空气孔组成,包层的最内层一圈空气孔为一圈直径为d1的空气孔。纤芯层是由一个直径为d0的空气孔构成,环绕最内层一圈空气孔有三层外圈空气孔,这三层外圈空气孔按圆环形呈周期性排列且每层均由一圈相同大小直径为d2的空气孔构成。本发明光纤的制造材料为纯二氧化硅,通过改变光纤空气孔的位置和大小,可以调节光纤的模式、色散等光学特性。通过优化光纤结构参数,该光纤可支持18个OAM模式的稳定传输,并且各个模式在1500nm‑1600nm通信波段内具有低色散、低限制损耗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支持18个OAM模式传输的纯二氧化硅空气孔光子晶体光纤。

背景技术

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光束以其丰富而奇异的光学特性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在光纤通信、非线性光学、微纳操控等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OAM通信技术作为OAM光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利用不同拓扑荷值的OAM模式相互正交的特性,将多个OAM光束作为独立的通道分别携带不同的光信息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

与传统光纤中传输的本征模式不同,OAM模式由相位差为π/2的HE或EH的奇偶模式叠加而成。因此,在普通光纤中,HE、EH、TE和TM本征模式随着传输长度的变化及外界影响很容易发生变形或相互耦合,影响OAM模式的稳定传输。因此,要实现OAM模式在光纤中长距离稳定的传输必须对光纤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保证光纤中传输的TE、TM模式与HE或EH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差在10-4以上,并且EH或HE的奇偶模式互相简并,才能避免矢量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

近年来,各类可支持OAM传输的新型光纤相继被报道,最典型的就是各类高折射率环芯结构的OAM传输光纤(P.Gregg,et al,Conservation of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in air-core optical fibers[J],Optica,2(3),2015.和S.Ramachandran,et al,On thescalability of ring fiber designs for OAM multiplexing[J],Optics Express,23(3),2015.等)。这类光纤以非常窄的高折射率环芯作为OAM模式的传输通道,其存在如下缺点:1、单一的结构与固有的光学特性限制了新型OAM光纤器件的改进与发展;2、细窄环芯的物理参数通常需要精确控制,且过高的折射率差值让这类光纤制造和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克服这类高折射率环芯光纤的缺点,几种新型光子晶体OAM光纤被相继报道(Tian W,et al.A circular photonic crystal fiber supporting 26OAM modes[J].Optical Fiber Technology,30,2016;H.Zhang,et al,A New Type Circular PhotonicCrystal Fiber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e Transmission[J],PhotonicsTechnology letters,28(13),2016和Z.Hu,et al,Photonic crystal fiber forsupporting 26orbital angularmomentum modes[J],Optics Express,24(15),2016)。这类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和光学特性灵活多变,并且制造材料均为单一的纯二氧化硅,不仅温度稳定性更好且实现更加容易。然而目前已报道的这些纯二氧化硅光子晶体OAM光纤的色散特性都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3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