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6825.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5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侯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禹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F15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工程车辆 液压马达 顺序阀 液压泵 串联 第一电磁阀 电液控制系统 液压混合动力 发动机寿命 工作模式 管路连接 再次利用 分流 原车顶 耗能 回收 排放 |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包括6个电磁阀、顺序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分别连接液压马达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和泵液压马达之间分流处设置有第六电磁阀的管路,所述管路连接原车顶升系统,所述液压泵分别连接串联有第一电磁阀的回路和串联有顺序阀的回路,所述第三电磁阀串联在液压泵和顺序阀之间分流的回路中。本发明能够在七种工作模式下对能量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极大的解决工程车辆耗能和排放问题,同时还能延长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由于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方面,全球对能量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因此,世界能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危机。同时,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至,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环境问题也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在这种背景下,能源和环境问题促使世界各国开发研发新能源产品以及节能环保产品。而汽车无论在能源消耗方面还是环境污染方面都占很大比重,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发节能环保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型汽车主要依托于一些汽车节能技术,如优化内燃机结构、先进材料、高效变速器、整车优化设计等。而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高而尚不具备推广能力,混合动力汽车既避开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瓶颈,又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是目前实现产业化的最佳产品。在装备工程领域,使用混合动力的工程车辆还较少,现有的工程车辆耗能大,排放量大,发动机寿命受到制约,针对上述问题,特此发明了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液由于大多数工程车辆采用液压技术,混合动力在工程车辆中有极大的可行性,本发明使用的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减少能耗,减少排放量和延长发动机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极大的解决工程车辆耗能和排放问题,同时还能延长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压混合动力电液控制系统,包括6个电磁阀、顺序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分别连接液压马达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和液压马达之间分流处设置有第六电磁阀的管路,所述管路连接原车顶升系统,所述液压泵分别连接串联有第一电磁阀的回路和串联有顺序阀的回路,所述第三电磁阀串联在液压泵和顺序阀之间分流的回路中,所述的第一电磁阀进口和第三电磁阀进口之间连接有串联有第二电磁阀的管路。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出口连接有第一手动卸荷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手动卸荷阀和第一溢流阀并联在管路中。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出口连接有第二手动卸荷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手动卸荷阀和第二溢流阀并联在管路中。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出口处还设置有高压蓄能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出口处还设置有低压蓄能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五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之间分流处回路,所述回路串联有第三溢流阀。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混合动力电业控制系统,能够在七种工作模式下对能量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极大的解决工程车辆耗能和排放问题,同时还能延长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禹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禹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