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约束力鲁棒伺服控制的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9283.X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方方;赵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约束力 伺服 控制 驱动 柔性 机械 系统 | ||
1.一种基于约束力鲁棒伺服控制的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约束力鲁棒伺服控制方法控制所述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的机械臂,所述约束力鲁棒伺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带有约束的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其中,M代表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的机械臂的惯量矩阵,C代表着所述机械臂的离心力,G代表所述机械臂的重力,K代表所述机械臂的弹性系数,q1代表所述机械臂的连杆角度矢量;q2代表所述机械臂的关节角度矢量,为q1的一阶求导,为q1的二阶求导,J代表所述机械臂的执行器惯量的对角矩阵;u代表所述机械臂的电机的输入力,为q2的二阶求导;
步骤(2),引入虚拟控制变量u1,设x2=q2-u1,将所述动力学方程转换成:
其中,
步骤(3),令系统的虚拟控制u1,满足如下公式:
u1=P11+P12+P13 式(4.9)
其中,P11,P12,P13分别代表虚拟控制u1的分量,P11代表理想约束控制部分,P12代表稳定性收敛控制部分,P13代表鲁棒控制部分;
P11,P12,P13的获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1)令系统的虚拟控制u1的分量P11,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A代表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的约束条件矩阵,代表M的名义部分,代表C的名义部分,代表G的名义部分,b1代表系统二阶约束目标值,这里上标+代表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
(3.2)令系统的虚拟控制u1的分量P12,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γ1为对应控制器分量p12的正增益参数,AT代表矩阵A的转置,P为任意n×n的正定矩阵,P-1为矩阵P的逆矩阵,c1代表系统一阶约束目标值;
(3.3)令系统的虚拟控制u1的分量P13,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μ1代表调整式(3.4)的控制饱和区域大小的参数,Ф1代表正增益参数,ρ1代表式(3.4)中含有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最大边界估计值;
步骤(4),令系统的控制u,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KP代表带有对应维数的对角正定增益矩阵,S代表带有对应维数的对角正定增益矩阵,Kd代表带有对应维数的对角正定增益矩阵,代表K的名义部分,代表J的名义部分;
这里μ2=(x3+Sx2)ρ2,p2代表一个标量函数,ρ2:R2n×Rn×Rn→R+,R代表实数,ε20;
所述控制方法存在不确定边界的幅值影响,所述幅值影响采用平均控制力描述:
分别定义两个参数平均控制力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Δm1,2(t)=0.3|sin(5t)|,Δk1,2(t)=0.4|cos(5t)|,t代表控制介入的时间,T表示控制介入的总时间,平均控制力随着不同的的结合状况而变化,在接近0.1和接近0.4时,平均控制力达到最大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力鲁棒伺服控制的欠驱动柔性机械臂系统,其特征在于,设计方程式(3.4)和式(3.5)组合系统的边界性能:
(I)一致边界性: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r>0存在一个以r为自变量的函数d(r)<∞,使得对于系统状态方程的任意一个解X(·),若t0时刻||X(t0)||≤r,对于所有的时刻t≥t0,有||X(t)||≤d(r);
(II)一致最终边界:对于任意的r>0且||X(t0)||≤r,存在一个正数
(III)收敛到零:对于系统状态方程的任意一个解X(·),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92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