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2682.1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梦鹞;王锋;钟玉灵;郇锐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5106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负荷 轮胎 车轮 载式 汽车轮胎 轮胎压力 侧倾角 下沉量 智能传感器 轮胎断面 智能传感 三维 激光测距传感器 压力温度传感器 道路交通安全 轮胎安全性能 汽车行驶安全 三轴加速度计 加速度参数 变化趋势 高度参数 轮胎损坏 实时监测 温度参数 行驶过程 监测 感知 爆破 测量 融合 分析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监测方法,包括通过轮载式智能传感器的三轴加速度计、激光测距传感器、压力温度传感器分别感知车轮的三维加速度、轮胎断面高度、轮胎压力温度;利用轮胎断面高度参数计算获得轮胎下沉量;利用车轮的三维加速度参数计算获得车轮侧倾角;利用轮胎下沉量、车轮侧倾角和轮胎压力温度参数计算获得轮胎动态负荷能力;将轮胎下沉量、车轮侧倾角、轮胎压力温度及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获得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的变化趋势。本发明通过轮载式智能传感器测量技术,实现行驶过程中对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的实时监测,避免超负荷引起轮胎损坏、爆破,保证轮胎安全性能、汽车行驶安全、道路交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安全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技术是保证机动车安全行驶的主要手段,也是机动车运行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控技术对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和运行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机动车故障,发展监测、控制、管理和决策于一体的安全监控网络体系,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公益技术工作,是保障机动车辆运行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它不仅能提高机动车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能力和减少交通事故,而且对促进机动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机动车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主要包括监测机动车(车身、车轮)运动姿态参数、动载荷参数、制动性能参数。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制动、加速、转向、直线行驶等工况,车轮是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唯一与地面接触部件,包含丰富的机动车运行信息(运动姿态、驱动力、制动力、动载荷、转向、冲击)。
承载是轮胎的最基本功能,轮胎负荷能力就是轮胎允许承受的最大负荷,当轮胎承受的负荷超过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就会丧失承载、驱动、制动、转向等其他功能,引发爆胎等恶性交通事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承担的负荷是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的轮胎负荷使四轮承载无法均匀,轮胎的负荷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的轮胎负荷能力使轮胎允许承受的最大负荷在下降、轮胎安全性能标准在下降,通过监测轮胎动态负荷能力能够真实、动态地反映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运行状态,避免超负荷引起轮胎损坏、爆破,保证轮胎安全性能、汽车行驶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轮胎负荷能力只是通过标准查找或计算静态负荷能力获得,还没有对机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胎动态负荷能力进行实时监测,未能分析轮胎在充气压力变化、径向变形状态的负荷能力,从而无法有效获得轮胎动态的负荷能力,不利于对整车非超载、轮胎非超静态负荷能力等表面安全的危险因素的进行预测与评估,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轮胎超负荷能力引发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监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轮载式智能传感汽车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监测方法,包括:
A通过轮载式智能传感器的三轴加速度计、激光测距传感器及压力温度传感器分别感知车轮的三维加速度、轮胎断面高度及轮胎压力温度;
B利用轮胎断面高度参数计算获得轮胎下沉量;
C利用车轮的三维加速度参数计算获得车轮侧倾角;
D利用轮胎下沉量、车轮侧倾角和轮胎压力温度参数计算获得轮胎动态负荷能力;
E将轮胎下沉量、车轮侧倾角、轮胎压力温度及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获得轮胎动态负荷能力的变化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2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