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别或辅助鉴别黄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5818.4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永;郑司浩;曾燕;尚兴朴;刘美娟;李进瞳;史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王冲;吴鑫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别 辅助 黄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鉴别或辅助鉴别黄芪的方法,通过测序,若核基因序列ITS第476位点为T碱基,则该待测黄芪是膜荚黄芪,若核基因序列ITS第476位点为C碱基,则该待测黄芪是蒙古黄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或辅助鉴别黄芪的方法,该方法对可用于对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进行鉴别。
背景技术
黄芪为豆科黄耆属药材,《中国药典》规定黄芪药材植物来源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膜荚黄芪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多分布于黑龙江、华北及西北等地区,蒙古黄芪的产地变迁较为复杂,目前多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栽培分布。
目前市场上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种源混乱,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形态等鉴别方法很难准确鉴别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例如,从植物外观形态,主要是叶片的形状及数量等,可以初步鉴别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但若从种子外观形态及药材的性状来看,则很难对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作以区分。
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等结果可重复性差、工作量大、成本高。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指发生在染色体基因组水平上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形成了自身特有的DNA碱基序列,比较不同物种间或同一物种不同地方品种间的SNP差异,可以了解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生物信息学,从而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地方的品种进行精细鉴定和分类。从分子水平上对单个核苷酸的差异进行检测,单个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可帮助区分个体间遗传物质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鉴别或辅助鉴别黄芪的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的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基原的黄芪植物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引物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基原黄芪(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方法。
发明人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确定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主产区。蒙古黄芪的主产区为山西、内蒙古等地,膜荚黄芪的主产区为山西、吉林等地。通过深入黄芪主产区,与当地种植大户沟通,采集了大量正品的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野生与栽培样本。
通过对采集的样本进行DNA提取,运用不同的序列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序列,筛选的序列包括核基因序列ITS(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内转录间隔区)与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叶绿体基因序列psbA-trnH(主要是指psbA与tRNA-His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间隔区序列)、rbcL(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matK(maturase 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PCR引物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类孟买血型的基因多态性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