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牛蒡中分离或分析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5975.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圆;杨正明;刘春林;李莹;黄艳菲;天喜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苟铭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分离 分析 酚酸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牛蒡中分离或分析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迁移谱仪联用的过程,所述离子迁移谱仪为电喷雾‑离子迁移谱仪。本发明可快速分离或分析牛蒡中酚酸类化合物成分,为牛蒡新药开发提供了应用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牛蒡中进行活性成分分离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蒡A.Lappa 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长日照植物,虽生 长于温暖气候条件,也有耐寒耐热的特性。其一般花期为6-8月,果 期为8-10月。在我国的种植产地包括山东、江苏、台湾、陕西、河 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不仅可作为强身健体的高档蔬菜被人们所食用,还可以入药、造酒、成为保健品。
牛蒡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多酚类、多炔类、硫炔类、 多糖类等。牛蒡中的含有的酚酸类成分如今越来越得到人们关注,研 究证明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生理活性作用。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分离和分析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但通常具有 明显的缺点,如耗时太久、酚酸物质衍生过程不稳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地、稳定地从牛蒡中分离或/ 和分析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牛蒡中分离或分析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高效液相 色谱仪-离子迁移谱仪联用的过程,所述离子迁移谱仪为电喷雾-离子 迁移谱仪。
经发明人分析发现,牛蒡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8种: 3,4-二羟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甲酸、反-对香豆酸、阔马酸、香 草酸、咖啡酸、反-阿魏酸、芥子酸。
发明人进一步发现在单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牛蒡中的 酚酸类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时,尽管优化了HPLC的色谱条件,不同 的酚酸类物质仍然难以完全分开。
如其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单独使用HPLC时,得到的谱图中 香草酸和咖啡酸,反-阿魏酸和芥子酸分别合并出峰。
而在将HPLC与离子迁移谱(IMS)联用后,可有效将这8种成分 进行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发明人在此认为本方法可用于分离或分析牛 蒡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其同时也显然可用于分离和分析一并进行的过 程。
如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离子迁移区的长度为16.8cm,离子门 电压为9043V,迁移区温度为393K,迁移谱内部压强为9.024kPa, 结合其在离子迁移谱中形成的离子峰的迁移时间,通过约化迁移率公 式:
可计算出阔马酸、3,4-二羟基苯甲酸、2,5-二羟基苯甲酸、反- 对香豆酸、香草酸、咖啡酸、反-阿魏酸、芥子酸的约化迁移率分别 为:1.34、1.31、1.29、1.22、1.22、1.18、1.11、1.03cm2V-1s-1。
发明人发现仅进行简单的分离或/和检测分析时,所述离子迁移 谱仪可选择信号平均法、傅里叶变换法、相关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分析。
发明人进一步发现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离子迁移谱仪使用相关离 子迁移谱,即Correlation IMS,或CIMS。
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发明人采用信号平均法(SA)及相关 分析法(CIMS)对比发现,CIMS的信噪比平均为SA的5倍以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如下 的色谱条件:使用C18柱,流动相包括含有第一有机试剂和水的流动 相A,及含有第二有机试剂的流动相B,并进行梯度洗脱,其中所述 第一有机试剂选自甲酸或乙酸,优选为甲酸,优选为流动相A中第一 有机试剂的体积含量为0.05~0.15%,第二有机试剂选自甲醇或乙腈, 优选为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