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778.9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仙力;高军乐;沈一州;牛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80;H04W16/18;H04W24/08;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姚姣阳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窗口 盲区 数据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各监控区域内布置监控设备及位置感应设备,在移动媒介及各监控区域内设置供监控设备识别的标志;步骤二:监控设备采集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移动媒介感应频率及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步骤三:根据移动媒介感应频率、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调节预警阈值,通过区域邻近状态、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推导移动媒介是否处于监控区域中,确定移动媒介预警状态;步骤四:将移动媒介预警状态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及移动预警装置,在后台监控中心及移动媒介所处监控区域展示预警状态并发出预警。本发明具有预警误差率低且预警准确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采用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中情境感知的不断发展,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处理大规模、复杂的移动感知任务。多区域数据预警作为移动感知的基本应用之一,被应用于零售和分销、目标监控和跟踪、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领域。但是,区域监控存在限制范围,多区域间转移时可能存在未完全覆盖的外部盲区;区域内部存在物体遮挡、信号屏蔽区域,移动媒介内部监控区域同样存在盲区;移动媒介监控设备数据传输的不稳定也可能产生数据缺失,即采集的数据存在数据缺失盲区。移动媒介在监控区域内的监控盲区及预警盲区将导致移动媒介在多区域移动时产生不准确预警。
传统数据处理方法结合预警场景是使用静态时间窗口过滤无效预警数据,在中间件对预警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推理有效数据。Valdes等人提出使用概率相关技术来增加灵敏度,减少预警系统的误报。Bateni M提出增强型随机定向时间窗方案,使用多个滑动时隙的有限时间窗口,并从此时间窗口中选择警报以检查当前警报。Xiao Y根据监控数据缺乏位置信息和包容信息出发,使用定位和包容推理与流查询推理有效数据。这些方法都使用概率方法或者调整时间窗口方法检测获得的预警,但是对移动媒介在多区域间的预警没有进行分析,尤其对存在内、外盲区的区域监控进行预警分析时,预警误差率较高,无法准确确定移动媒介在区域内的预警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警误差率低且预警准确率高的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各监控区域内布置监控设备及位置感应设备,在移动媒介及各监控区域内设置供监控设备识别的标志;
步骤二:监控设备采集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移动媒介的感应频率、以及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等信息;
步骤三:根据移动媒介的感应频率、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自适应调节预警阈值,并通过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推导移动媒介是否处于监控区域中,确定移动媒介的预警状态;
步骤四:将移动媒介的预警状态传输至后台监控中心及移动预警装置,在后台监控中心及移动媒介所处监控区域展示预警状态并发出预警警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其中:监控设备对移动媒介的识别方式包括:在视频监控设备中根据形状、特征对移动媒介的识别,以及RFID监控设备对移动媒介上标签信息的读取识别。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其中:步骤二中,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的具体判断方法是判断区域间距是否超过区域邻近阈值,当区域间距大于区域邻近阈值时,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为区域相离,当区域间距小于区域邻近阈值时,监控区域间的区域邻近状态为区域相邻。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的盲区数据预警方法,其中:在步骤三中,采用移动媒介的感应频率、移动媒介与监控区域间的包含关系自适应调节预警阈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室外通信设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