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0372.4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正勇;朱湖地;秦森;苗竹;李淑彩;范吉强;宋登慧;郭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B09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硝基苯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种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原位淋洗后,用土著微生物培养得到的功能菌群进行原位修复;
所述土著微生物所用的培养液包括诱导底物,所述诱导底物包括苯酚、邻苯二酚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土壤样品接种于所述培养液中得到菌种;
所述培养液中的诱导底物、共代谢底物以及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所述接种前添加,相应成分的初始添加量满足终浓度分别为25~100mg/L、50~200mg/L以及5~25mg/L;
对所述菌种进行所述培养,所述培养包括一级培养和二级培养;
所述一级培养为连续培养3~5个周期,每个所述周期结束后,分别补充诱导底物、共代谢底物以及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相应成分补充的量分别为所述初始添加量的1.8~2.2倍;
所述二级培养前弃去所述一级培养后的培养液10~50%体积的上层培养液,并补充新的基础培养液至原体积,并分别补充诱导底物、共代谢底物以及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相应成分补充的量分别为所述初始添加量的3.6~4.4倍;
所述二级培养的培养时间为15~30d,培养多个周期,每个所述周期结束后,分别补充诱导底物、共代谢底物以及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相应成分补充的量分别为所述初始添加量的3.6~4.4倍,且最后一个周期的所述培养液降解所述诱导底物的速率不低于每天200mg/L;
所述二级培养最后一个周期结束后,得到含有所述功能菌群的菌种;
在所述培养的过程中,除所述二级培养的最后一个周期外的每个周期的培养终点均为所述培养液中的诱导底物去除率超过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还包括基础培养液、共代谢底物和所述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土著微生物的土壤样品取自至少三处污染度不同的所述硝基苯类污染土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水中溶氧量为2~4mg/L,温度为15~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土壤样品的干质量计,所述土壤样品的接种量为2~10g/L。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代谢底物包括乙醇、葡萄糖、乙酸钠、乳酸钠、琥珀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液包括:0.1~1% w/v基础无机盐培养基、0.1~1% w/v无机载体、0.005~0.1% w/v吐温80、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无机盐培养基包括:以重量份计,NH4NO3 8~12份、K2HPO4 4~6份、KH2PO4 4~6份、CaCl2 0.8~1.2份、NaCl 1.8~2.2份、MgSO4 0.8~1.2份、MnSO4 0.05~0.15份、FeSO4 0.05~0.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载体为沸石粉、硅藻土、活性炭、碳酸钙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的pH为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3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