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0523.6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景一欧;沈伯洵;徐婷婷;刘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物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富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系统 使用 过程 避免 物品 读取 方法 | ||
一种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包括:当智能柜门关闭时,每隔一个预设时间段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上RFID标签信息;变换设置在智能柜的储物格内的第一RFID读卡器的第一天线放置角度,当第一天线每变换一定的角度后均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上RFID标签信息;当智能柜门开启时,采用设置在智能柜门框上的RFID式物流门读取被拿取的物品的RFID标签信息。本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有效保证完整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为实现对智能柜内物品的精确管理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智能柜指的是在商场、学校、图书馆、公共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基于现代化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储物柜进行智能化设置,使物品能够在预设条件下被不同人寄存、领取,而无需人为干涉,并且对所述寄存和领取的信息和操作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自助存取技术。采用RFID技术对智能柜内物品进行精确管理,首先必须保证不发生智能柜内物品漏读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有效保证完整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为实现对智能柜内物品的精确管理提供保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包括:
当智能柜门关闭时,每隔一个预设时间段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上RFID标签信息;
变换设置在智能柜的储物格内的第一RFID读卡器的第一天线放置角度,当第一天线每变换一定的角度后均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上RFID标签信息;
当智能柜门开启时,采用设置在智能柜门框上的RFID式物流门读取被拿取的物品的RFID标签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换设置在智能柜的储物格内的第一RFID读卡器的第一天线放置角度,当第一天线每变换一定的角度后均读取智能柜内物品上RFID标签信息;采用在第一天线下方安装转动机构带动第一天线旋转的方式变换第一天线放置角度;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平台,用于固定放置第一天线;
固定设置平台底端面的齿轮;
步进电机,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式物流门包括:
第二RFID读写器;
设置在所述智能柜门框内的第二RFID天线,所述第二RFID天线的数据通讯端与第二RFID读写器连接,
屏蔽装置,设置在智能柜门框两侧后端;所述屏蔽装置为射频信号屏蔽网;
所述第二RFID天线至少有四个,两两成对,镜像分布在门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智能柜系统使用过程中避免物品漏读取的方法还包括:
将智能柜门开启前和智能柜门关上后的物品信息进行比对,提取减少或增加的物品信息;
将提取的物品信息与通过智能柜门框上的RFID式物流门读取被拿取的物品的信息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提取的物品信息比拿取的物品信息多出时,通过自动整理装置,整理储物格内物品,整理后重新提取减少或增加的物品信息,再次进行比对;
重复提取三次,若比对结果不变,通知智能柜管理人员或用户核对。
其中,整理装置包括:
导轨,设置于智能柜门框的右侧;
第一电缸,设置在智能柜门框的左侧,与导轨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物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物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