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转化率富硒花生芽纳豆激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0521.5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荣甫 |
主分类号: | C12N9/50 | 分类号: | C12N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芽 富硒花生 高转化率 纳豆菌 纳豆激酶 无机硒 繁殖 心脑血管疾病 麦麸 植物生长素 白藜芦醇 保健效果 动物粪便 含量降低 亚硒酸钠 有机转化 增强免疫 含量比 抗衰老 抗肿瘤 有机硒 心血管 菌种 纳豆 发酵 抗癌 大豆 花生 葡萄 生产 吸收 预防 治疗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高转化率富硒花生芽纳豆激酶生产方法,优点在于,高转化率的富硒花生芽其抗癌与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大大优于普通的硒花生芽,白藜芦醇的含量比花生或者葡萄高出几十倍,在硒花生芽上面分步接入纳豆菌种又成倍提高了效果,同时提高了有机硒的转化率,具体是分步在硒花生芽中加入15%‑50%的大豆,提高了纳豆菌的繁殖速度,解决了未转化的亚硒酸钠对纳豆菌有抑制繁殖的问题,硒花生芽本身具有优异的抗衰老作用,经过纳豆菌对无机硒进一步的吸收和有机转化,使得无机硒的含量降低了大约5倍,安全性和综合保健效果也成倍提高,用植物生长素920结合发酵的麦麸取代动物粪便解决了花生芽发臭的问题,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抗肿瘤、增强免疫的优异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食品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转化率富硒花生芽纳豆激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尤其是以血栓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日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为此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抗癌以及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食品,例如,硒元素能够排毒和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癌功能;但是人体只能够吸收有机硒,而无机硒很难被人体吸收,但毒性比有机硒却要大得多;即便是有机硒也并不是全部被人体吸收,因为人体吸收最多的是植物硒蛋白,其次是吸收微生物转化的硒。植物硒蛋白在硒作物芽(硒麦芽、硒豆芽和硒花生芽)中含量最多。事实上目前硒产品被转化成为有机硒的转化率并不是很高,以硒作物芽为例,硒麦芽中硒的转化率只有50%左右,硒豆芽和硒花生芽的转化率也是在50%-60%之间,这是因为硒作物芽中只有胚芽和幼芽被转化成为了有机硒,其它部分只是被淀粉吸足了硒酸盐而已,由于残留着40%-50%的无机硒,所以毒性仍然大,医生与患者家属都对毒性造成的安全问题心有余悸;微生物对硒的转化率虽然能够达到80%,但是其中的植物硒蛋白含量偏低所以吸收效果同样也不高。现在美国人把硒酵母的有机硒纯度提高,价格却上涨了几十倍,100g的产品售价竟然达2000元以上,且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出转化率高、易于吸收、低成本的有机硒产品至关重要。
人们发现花生在发芽后,其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比原花生以及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都要高出几十倍,白藜芦醇具有降血脂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果用硒花生芽取代常规的花生芽,则保健作用对缺硒地区的人来说效果会增强很多倍。因此专利申请号201310239557.6与专利申请号201610947904.4,都公开了富硒花生芽的培育方法;但是上述2种硒花生芽的有机转化率不高,一般在50%-60%之间,这是因为只有花生的胚芽和幼芽被转化成为了有机硒,其它部分只是种子被吸足了硒酸盐而已,残留着40%-50%的无机硒以至于毒性仍然偏大;对于安全来说有机硒哪怕是仅仅提高10%也是人们渴望的。并且该2个申请文件都添加动物粪便,在该发芽环境下会滋生有害菌,并且花生芽会吸收动物粪便使得花生芽发臭;还有一个有害的因素就是容易滋生致癌的黄曲霉素,这是因为花生发芽的环境与黄曲霉素的繁殖环境接近,添加的动物粪便也有加速黄曲霉素繁殖的因素,黄曲霉素产生的毒素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即便是高温消毒也难以分解这种毒素;该专利申请文件都没有防止黄曲霉素繁殖的措施。并且让人棘手的是,亚硒酸钠会抑制花生发芽,尤其是在硒环境下有一种嗜硒菌滋生,该嗜硒菌呈粉红色,能够破坏幼芽的结构,再次影响了花生芽的生长。
另外,我国有上千年历史的豆豉有很好地溶解血栓的作用,当然日本人在豆豉的基础上研发了纳豆激酶,溶栓作用更强,但是日本纳豆具有苦臭味,严重影响了口感,为此人们不得不添加调味料来改善纳豆的口感,例如添加辛辣的花椒粉以及香气重的菊粉等,但改善味道的效果并不理想,调味料却降低了纳豆激酶的活性与浓度,使得效果大减。因此,专利“花生粕纳豆酱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410102876.7)”,采用纳豆菌对花生粕进行短时间连续发酵,可有效改善现有纳豆的口感和口味。但是花生粕在存放过程中极易遭受霉菌的污染,尤其是被黄曲霉素污染,问题是被污染的花生粕在早中期很难被人们发现,即便是高温消毒也不能够破坏其毒性。
为此,人们渴望需要一种具有能够溶解血栓,而且兼有防癌抗癌、口感好、效果佳、有机硒转化率高、毒性低、不易被霉菌尤其是黄曲霉素污染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荣甫,未经刘荣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