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的含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60775.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三;崔梦锁;潘昊;陈奋;李琦君;徐文婷;李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47/36;A61K47/38;A61K31/4015;A61P25/08;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含左乙拉西坦 药物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的含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其包含80%‑96%的左乙拉西坦、2‑10%的崩解剂以及1.5%‑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API含量高,所含的辅料少,实现最大的药物剂量,单位组合物的体积和尺寸小,制剂表面缺陷少,易于口服,且硬度高、脆碎度低,利于储存和运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3D挤出打印(压力挤出打印)的工艺,不仅所制得的产品载药量高、尺寸小,且该制备方法的过程简洁,生产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适于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给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的含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左乙拉西坦化学名称为(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其是由比利时UCB公司开发的第二代乙酰胆碱激动剂。与多数抗癫痫药相比,左乙拉西坦表现出较强的抗致癫痫性能,并可有效地控制癫痫的发作。该药不但治疗指数很高,而且药动学特征独特,口服吸收快且安全,生物利用度达100%,其药代动力学分布与抗癫痫药物理想的动力学分布模型相似,是一种高效、毒副作用小的广谱抗癫痫药,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左乙拉西坦片剂(开浦兰,KEPPRA)于1999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并在美国、英国、瑞士等国上市。2015年7月,阿普雷奇亚(APRECIA)制药公司开发的口服分散片(SPRITAM)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口服分散片是全球首个3D打印处方药,其能够在很少体积的水或唾液中快速分散,利于提高吞咽困难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目前,3D打印的片剂在硬度和脆碎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Deng-Guang Yu等人(A novel fast disintegrating tablet fabricated bythree-dimensionalprinting,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2009;35(12):1530-1536)设计的3D打印的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硬度为5.56kp,而CN104188849A的实施例2中,样品的硬度最佳的也仅在1-9kp较低的硬度使得3D打印片剂容易在运输过程中碎裂,不易于存储。同时,硬度分布的不均匀也体现出样品的表面缺陷多,不平整,含药均匀度也不佳。
此外,3D打印的左乙拉西坦分散片的载药量低,其专利CN10518849A中记载左乙拉西坦的含量仅为50%-80%(见说明书第[0025]段以及实施例)。相应地,实测上市药物SPRITAM的片剂直径为20mm,厚度约8mm,片剂尺寸过大,存在依从性问题,并且首款上市的SPRITAM片剂是采用3DP粉末-打印液打印技术制备的,此技术过程较为复杂,材料利用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片剂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左乙拉西坦3D打印制剂中的API载药量低,尺寸和体积较大,不利于服用,且硬度和脆碎度不佳,制剂表面缺陷多,当前的3D打印的左乙拉西坦分散制剂工艺存在成本高,原料利用率低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3D打印的含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API含量高(80%-96%),单位组合物的体积和尺寸小,制剂表面缺陷少,易于口服,且硬度高、脆碎度低,利于储存和运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3D挤出打印(压力挤出打印)的工艺,不仅所制得的产品具有前述优点,且该制备方法的过程简洁,生产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适于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给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的含左乙拉西坦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相对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总重量的:
80%-96%的左乙拉西坦;
2-10%的崩解剂,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
以及1.5%-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0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的冻干方法
- 下一篇:辛伐他汀快速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