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抗疲劳性能的隧道腕臂底座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7411.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4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红;李建军;杨兵;石跃富;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龙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B60M1/28;C21D1/28;C21D1/18;C23C8/2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86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臂底座 抗疲劳性能 调整座 隧道 转轴 底座 超声波探伤检测 除锈 耐磨性 半精加工 尺寸调整 低温回火 镀铬处理 剪切下料 渗碳处理 正火处理 支撑装置 接触网 抗疲劳 毛坯件 精加工 淬火 冷压 热锻 折起 折弯 制作 加热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接触网支撑装置领域,目的是提供提高抗疲劳性能的隧道腕臂底座的制作方法。技术方案是:隧道腕臂底座包括底座、调整座、转轴,所述的底座、调整座、转轴中至少一个部件按如下步骤加工:S1、剪切下料、除锈;S2、将毛坯件加热;S3热锻;S4、超声波探伤检测;S5、将步骤S4处理后得到的板材进行冷压折弯,将其两侧折起形成凹槽;S6、正火处理;S7、将获得的零件依次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S8、对S7处理后的部件进行渗碳处理后再淬火,然后低温回火;S9、镀铬处理;S10、再次精加工进行尺寸调整。经本发明处理后腕臂底座的耐磨性好、抗疲劳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接触网支撑装置领域,具体为提高抗疲劳性能的隧道腕臂底座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腕臂底座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铁迅速发展的当代,对腕臂底座的抗疲劳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证铁路网的正常运行;其中单线隧道腕臂底座,由于隧道内的净空较大,腕臂底座在安装时需要能够调整,且腕臂上的绝缘串子经过双耳与隧道壁呈一定的夹角安装,增大了腕臂底座的受力。
现有的隧道用的腕臂底座基本采用角钢和槽钢铰接,通过铰接在另一侧的螺栓调节,而现有的角钢和槽钢基本采用Q235钢轧制,毛坯加工完成后在表面进行镀锌处理;虽然简单易行、制作成本低,但是整个腕臂底座的抗拉强度低、抗疲劳性能低、耐磨性不足;转动副的镀锌层硬度不够,极易脱落,从而使铰接处失去防锈的性能,降低单耳的抗拉强度,存在安全隐患,且增加铰接处的摩擦力,致使隧道内腕臂的调整、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抗疲劳性能的隧道腕臂底座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腕臂底座包括底座、调整座、转轴,所述的底座、调整座、转轴中至少一个部件按如下步骤加工:
S1、原材料料的装备:选用低碳钢Q235作为原材料,根据部件所需的尺寸剪切下料、除锈;
S2、将毛坯件加热至1250℃~1300℃;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毛坯件放入相应的模锻模具中进行热锻;
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毛坯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然后对合格的毛坯件进行切边、相应的冲孔,不合格的重复步骤S2、S3;
S5、将步骤S4处理后得到的板材进行冷压折弯,将其两侧折起形成凹槽;
S6、对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部件进行正火处理;
S7、将获得的零件依次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
S8、对S7处理后的部件进行渗碳处理后再淬火,然后低温回火;
S9、对S8处理的后的部件进行镀铬处理;
S10、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部件精加工,进行尺寸调整;
优选的,步骤S3终锻的温度为750~800℃。
优选的,操作步骤S10渗碳处理时,先将部件加热至930℃,以丙烷为碳源,控制碳氛1.3%~1.5%,以空气为保护气体进行,保温6h。
优选的,操作步骤S10渗碳处理结束后,部件通过机械方式调离并10s内移动至50℃~60℃的淬火油内进行淬火处理,至温度与油温相等。
优选的,操作步骤S11所述镀铬处理的镀铬厚度控制在0.04~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龙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龙腾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7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