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宫颈癌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68528.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旭;魏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格致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威威;罗菊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宫颈癌 检测 热点区域 拷贝数 染色体 扩增 实时定量PCR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宫颈癌的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检测3号染色体上的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来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或处于发展宫颈癌的风险中。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实时定量PCR(qPCR)来检测3号染色体上的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检测宫颈癌的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宫颈癌的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检测3号染色体上的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来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或处于发展宫颈癌的风险中。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实时定量PCR (qPCR)检测3号染色体上的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检测宫颈癌的试剂盒。
发明背景
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是位居女性第3位最常见疾病和病死率位居第4位的癌症,且近年来其发病年龄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其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 倍,且发病率每年在以2%-3%的速度增长。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演变分几个阶段:轻度(CINI)、中度(CINII)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II)、浸润癌。所以对CINIII进行有效筛查可以很好的降低宫颈癌患病率,从而降低癌症死亡率。
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已证实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HPV有多种亚型,约40种涉及生殖道感染,其中高危型HPV(16、 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9)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18型可以引发宫颈癌。但是HPV感染并不一定会导致宫颈癌,此外绝大多数HPV感染者1-2年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清除HPV病毒,从而避免癌症。而目前针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仍然以细胞学检查占主要地位。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有数据显示细胞学筛查CINII级及以上级别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51.5%和73.4%,而HPV检测同一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和57.8%。TCT方法的特异性高,HPV检测的灵敏度高。所以两种方法对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各有利弊。
虽然HPV检测应用广泛,但是罹患宫颈癌的患者中有5-10%发现是HPV阴性,说明这些患者的癌变机制和HPV感染无关,对这一类人群进行HPV早期癌症筛查是无效的。TCT检测同样存在问题,由于方法本身限制只能观察细胞学形态,所以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而且不能提供更深层次比如基因方面的信息。阴道镜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更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观察到完整的转化区,但由于患者的年龄、病变累及宫颈的范围及严重程度、阴道镜的分辨率、临床医师的操作及诊断水平等差异,其本身就存在诊断不足及诊断过度的问题。有研究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与最终诊断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其CINIII级及原位癌的诊断不足率为42%。
因此,仍然需要用分子标志物来直接鉴定宫颈癌并监测疾病进展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宫颈癌相关的拷贝数变异(CNV)标志物。具体地,本发明人令人惊讶地发现,三号染色体长臂(3q)中特定区域(在本发明中称为3q扩增热点区域)的拷贝数扩增可以作为判断宫颈癌发生的标志物。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3q扩增热点区域的拷贝数扩增特别适合用于检测CINII级及以上级别的宫颈癌病变。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受试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或处于发展宫颈癌的风险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来自所述受试者的样品,和
b.检测3号染色体上的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
其中与对照样品中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相比,所述受试者的样品中3q扩增热点区域的相对拷贝数的升高指示所述受试者患有宫颈癌或处于发展宫颈癌的风险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格致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格致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8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