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在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80496.7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俞阿龙;戴金桥;孙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传感器 非线性补偿 输出频率 逆模型 应用遗传算法 非线性关系 补偿环节 网络结构 网络训练 训练样本 遗传算法 软补偿 寻优 串联 全局 应用 优化 | ||
1.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在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模型,称为RBF神经网络逆模型,设涡流传感器的输入为δ,涡流传感器输出频率f,f=g(δ)为非线性关系,在涡流传感器后串联一个补偿环节,使y=g1(f)=kδ,那么就实现了涡流传感器的非线性补偿,当k=1时,y=δ=g1(f)称为涡流传感器的逆模型,将涡流传感器输出频率f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训练样本,与涡流传感器输入对应的线性化位移(kδ)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出训练样本;
步骤2、运用遗传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将RBF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连接权重、阈值、隐节点中心参数和宽度参数看成一个整体,编码为染色体,选择适当规模的种群,通过遗传迭代逐渐优化,求得网络参数和隐节点数同时优化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在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遗传算法优化为采用适应度函数:
控制基因用二进制编码,参数基因采用实数编码,群体规模取100,同时对RBF神经网络参数和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式中——网络对应第i个输入样本对应的网络输出,yi是其希望输出,m1是总的学习样本数,N是隐节点数,R是网络输入节点数,a、b、d是常系数;
按轮盘赌法进行优质个体的选择,对控制基因串采用单点交叉,参数基因的交叉操作采用线性组合方式,即将两个基因串对应交叉位的值相组合生成新的基因串,对控制基因,变异操作以一定的概率对变异位进行反运算,对参数基因,采用偏置变异,以一定的概率给变异位基因加一个从偏置区域中随机选取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在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RBF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三层前向网络,它具有非线性可分的模式空间映射到线性可分状态空间的特性,它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等方面均优于BP神经网络;它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隐层和一个输出层,输入层和隐层直接连接,隐层包含一系列径向基函数,取常用的高斯型函数,将RBF网络用高斯型函数表示为:
y=WΦ(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在涡流传感器非线性补偿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RBF网络用高斯型函数式中i表示第i个隐含神经元,i=1,2,…,N,隐含神经元个数为N,x表示网络的输入向量,ci表示第i个隐元的高斯分布曲线的作用中心,βi>0为第i个隐元的宽度,y为输出向量,Φ=[φ1,φ2,…,φN]T为隐层输出向量,W为权值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04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