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86009.8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勇;梁志超;王彦华;王少锋;高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D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检查 相对 位移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被检测物的实时移动数据的第一测量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背散射检查车的实时移动数据的第二测量传感器;通过相对位移测量模块根据背散射检查车的工作模式对第一测量传感器和第二测量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筛选或者切换,能够将符合背散射检查车工作模式的信号输出至数据采集模块供数据采集模块计算得到被检测物与背散射检查车的相对位移。上述方案,无论背散射检查车工作在何种模式,都能够根据测量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移动信号确定被检测物与背散射检查车之间的准确的相对位移,因此能够保证最终得到的背散射扫描图像数据准确匹配背散射检查车与被检测物的相对位移,提高扫描图像的成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背散射检查车可以对移动或者固定的被检查物体进行扫描检查。背散射检查车至少包括射线源、背散射探测器、成像装置、测速系统,以及相应的图像采集、处理和显示系统;其中,射线源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控制射线束的发射和关闭,射线束可以是本领域内人员熟知的可用于辐射成像的所有类型的射线,包括但不限于X射线、γ(伽玛)射线、中子等,相应的射线源包括但不限于X光机、密封放射源、中子发生器等。背散射探测器用于接收被检查物体散射的射线,从而获得与被检查物体内容物材料、质量厚度等特征对应的检测数据。图像采集、处理和现实系统分别采集和处理背散射探测器接受到的射线数据,形成可供人员查看的检查图像并在相应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相对位移测量系统测量背散射检查车与被扫描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移,以上背散射检查车扫描速度范围为1.5km/h-10km/h。
现有技术中,背散射检查车的工作模式分为两种,移动目标模式和固定目标模式。当采用固定目标模式时,背散射检查车的检测目标为固定目标,被检测对象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出射线方向的车体一侧靠近被被检测对象行驶通过,此时相对位移测量系统可以得到背散射检查车和被扫描目标的相对位移,得到该扫描点的横向位置信息。当采用移动目标模式时,背散射检查车的检查对象为移动目标,被检测对象相对地面按照预定的速度移动,出射线方向的车体一侧靠近被检测对象,根据预定速度能够计算出背散射检查车和被扫描目标的相对位移,得到该扫描点的横向位置信息。而一旦被检测对象的移动速度与预定速度不同,就会导致背散射检查车和被扫描目标的相对位移有偏差,得到的扫描点的横向位置信息不准确,则所成图像会由于被检测目标速度的变化而产生压缩或拉伸变形,造成成像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检测背散射检查车与被扫描目标的相对位移造成扫描图像成像效果不佳,进而提供一种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包括:
第一测量传感器,设置于背散射检查车上,用于检测被检测物的实时移动数据并输出表示被检测物实时移动数据的第一实时信号;
第二测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背散射检查车上,用于检测所述背散射检查车的实时移动数据并输出表示背散射检查车实时移动数据的第二实时信号;
相对位移测量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实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号得到第一位移信号;其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测量传感器输出的所述第二实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实时信号得到第二位移信号;其控制端响应模式选择信号,所述模式选择信号表示移动目标模式时,其输出端输出第一位移信号;所述模式选择信号表示固定目标模式时,其输出端输出第二位移信号;
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相对位移测量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位移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位移信号或所述第二位移信号得到被检测物与背散射检查车的相对位移。
可选地,上述的背散射检查车相对位移测量系统中,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为雷达测速仪;所述雷达测速仪设置于所述背散射检查车的车厢厢体下部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侧为靠近探测器的一侧;所述雷达测速仪的扫描区域包含辐射源的辐射束中心所在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君和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86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