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2253.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万杰;叶斌英;郑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潇潇;肖冰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控制器 散热回路 车辆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 车辆空调系统 冷却电动机 制冷剂泄漏 车辆空调 电动汽车 过热损伤 散热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及电动汽车,属于车辆空调技术领域。所述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包括:压缩机控制器,其设置在散热回路中且连接至空调压缩机,以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压缩机工作,其中所述散热回路用于冷却电动机。由此,将压缩机控制器设置在车辆的散热回路中,以利用散热回路来对压缩机控制器散热,避免了压缩机控制器过热损伤、以及制冷剂泄漏等情况所导致的压缩机控制器失效的问题,提高了车辆空调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常规高电压纯电动汽车压缩机往往内置控制器包括逆变器和相应控制电路。
但是,在实际的车辆的空调系统中,当存在逆变器功率部分在压缩机刚启动前会有很高的环境温度、或者空调系统冷媒流量较小、或者制冷剂泄漏情况时,其对于压缩机控制电路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和考验,容易导致出现压缩机控制电路出现过热损伤的现象,而无法正常驱动空调压缩机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及电动汽车,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控制器因过热损损伤所导致的空调系统驱动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车辆内设置有用于冷却电动机的散热回路,其中所述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包括:压缩机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散热回路中且连接至空调压缩机,以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压缩机工作。
可选的,所述散热回路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电动机的主驱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主驱控制器的内部,其中所述主驱控制器配置有第一压缩机接口,以及所述压缩机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压缩机接口连接至所述空调压缩机。
可选的,所述散热回路中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所述压缩机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配置有第二压缩机接口,以及所述压缩机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压缩机接口连接至所述空调压缩机。
可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DC-DC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的三相端子通过三相线束连接至所述第一压缩机接口或所述第二压缩机接口。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控制器与所述主驱控制器或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共享硬件设备,其中经共享的所述硬件设备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开关电源、功率电容、电磁兼容模块和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电动机中设置有主驱逆变器,所述压缩机中设置有压缩机驱动逆变器,以及所述主驱逆变器和所述压缩机驱动逆变器连接至所述主驱控制器,所述主驱控制器包括连接开关电源的第一脉冲宽度调制组件和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压缩机控制器包括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的第二脉冲宽度调制组件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主驱逆变器,以及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压缩机驱动逆变器;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宽度调制组件用于控制输出第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所述第二脉冲宽度调制组件用于控制输出第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
可选的,所述散热回路中设置有水泵、水箱和散热器,并在所述散热回路的水箱中盛有冷却液。
可选的,所述空调压缩机包含永磁同步电机或三相异步电机。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散热回路,用于冷却电动机;以及上述的车辆压缩机控制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缩机控制器设置在车辆的散热回路中,以利用散热回路来对压缩机控制器散热,避免了压缩机控制器过热损伤、以及制冷剂泄漏等情况所导致的压缩机控制器失效的问题,提高了车辆空调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2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