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缓软胶囊老化的囊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95584.4 申请日: 2018-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8938590A 公开(公告)日: 2018-12-07
发明(设计)人: 杜茂波;刘淑芝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9/48 分类号: A61K9/48;A61K47/10;A61K47/42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包晓静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明胶 改性明胶 制备 老化 延缓 软胶囊 封端 囊壳 囊皮 醛基 溶胀 配方 氨基 胶皮 分子结构 胶体化学 数量减少 速率变化 柔韧性 甘油 重量比 改性 水中 修饰 发现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属于胶体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延缓软胶囊老化的囊壳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改性明胶制备采用改性明胶制备。甘油与干单封端PEG‑CHO改性明胶的重量比为0.4~0.6:1.0;水与干单封端PEG‑CHO改性明胶的比例为1.0~1.6:1.0。各种醛与明胶反应后,醛基可以使明胶中氨基数量减少,通过对明胶在水中溶胀速率变化的研究发现,醛基使明胶有较高的溶胀速率,有望抑制明胶的老化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延缓明胶老化的方法。单封端的PEG‑CHO可对明胶分子结构进行修饰,获得的产物即为改性明胶,在囊皮配方中加入PEG400,改性囊皮的柔韧性,确定改性明胶胶皮的最终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胶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缓软胶囊老化的囊壳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市场上的软胶囊主要是明胶软胶囊, 明胶是胶原温和断裂的产物,其胶原是一种纤维蛋白。市售的大部分明胶胶原 都提取自猪和牛的结缔组织和硬骨料组织中,而这恰恰限制了明胶的使用。世 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不能食用猪制品,而明胶产品并未标明其动物来源,因 此在一部分人群中明胶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由于动物性流行病的频繁 爆发流感,使得明胶的安全性大打折扣,由明胶制备的软胶囊囊壳中含有氨基 容易和含醛基的化合物发生氨缩醛反应时其老化,影响溶出,此外,明胶受温 度的影响也比较大,超过40℃保存时老化非常快。由此可见胶软胶囊老化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了软胶囊剂型的发展,寻找新的非动物性胶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 地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中药软胶囊在贮存期间出现渗油、 漏油、崩解时间延长甚至不合格、囊壳老化变硬的问题。其中尤以囊壳老化的 问题最为突出,其严重影响了中药软胶囊的体外崩解,降低了生物利用度,严 重影响到软胶囊这个剂型的发展。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中药软胶囊老化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上市的中药软胶囊的信息做了调查并对北京地区市售的软胶 囊品种进行了采样,做了相关指标的考察。结果见图1,表1。图1中列出了在 SFDA官网查询到中药软胶囊共计290个品种,其中不重复的品种116个,而在 北京地区课题组购买存放6个月以上的品种仅购得19种,可能有一些品种是没 有买到,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表1中列出了课题组采购的19种中药软胶囊 的基本信息及崩解情况,其中不合格品种10种,占53%。表1结果显示存在老 化问题的品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一些知名企业的知名品种均存在问题;侧面了 解到虽然许多企业手握软胶囊品种的批文,由于老化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他们 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软胶囊品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可以说, 中药软胶囊老化问题,已经成为了中药软胶囊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甚至已经 影响到了软胶囊剂型的应用前景,解决软胶囊囊壳老化的问题刻不容缓。一般 认为,明胶软胶软胶囊中的自由氨基和含醛基的物质发生氨缩醛反应,交联形 成网状结构,阻碍水分子进入,是造成其使其老化的根本原因,此外,明胶软 胶囊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高温、高湿等条件可以促进氨缩醛反应的进行, 加速其老化。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目前明胶软胶囊大部分明胶胶原都提取自猪和牛的结缔组织和硬骨料 组织中,限制了部分人群的使用。

(2)由于动物性流行病的频繁爆发流感,使得明胶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3)明胶制备的软胶囊囊壳易老化,影响溶出,此外,明胶受温度的影响 也比较大,超过40℃保存时老化非常快。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在明确造成明胶软胶囊老化的问题的基础上,国内外科研工作者通过不同 的途径来解决此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均不理想,未从根本上 解决明胶软胶囊老化的问题。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