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6984.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14 | 分类号: | F16N7/14;F16N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金属 零部件 自动 润滑 装置 | ||
1.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动力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支撑箱(1)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支撑架(2),所述的动力支撑箱(1)的底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的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4)贯穿动力支撑箱(1)的内壁并延伸至动力支撑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节能型润滑装置(5)的转动轴,所述的动力支撑箱(1)的顶端外壁均通过第二固定支撑架(6)固定连接有润滑油传输箱(7),所述的润滑油传输箱(7)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小型动力泵(8),且所述的转动节能型润滑装置(5)远离动力支撑箱(1)的一端均通过第二连通管(15)与小型动力泵(8)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的小型动力泵(8)的输入端均连通有第一连通管(9),所述的第一连通管(9)的底端均连通有润滑盛放装置(10),所述的润滑盛放装置(10)的一端连通有缓冲倾斜道(11),所述的缓冲倾斜道(1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挡板(12),所述的缓冲倾斜道(11)远离润滑盛放装置(10)的一端连通有完成件盛放台(13),所述的完成件盛放台(13)的底端通过连通板(14)连通有第三连通管(16),且所述的第三连通管(16)的顶端通过第四连通管(17)与第一连通管(9)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节能型润滑装置(5)包括空心辊(51),所述的空心辊(51)的中心内环壁开设有润滑油存放中转腔(52),所述的空心辊(51)的外环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均匀上油层(53),所述的润滑油存放中转腔(52)的内环壁均匀连通有毛细连通管(54),且所述的毛细连通管(54)远离的一端贯穿空心辊(51)的内壁并延伸至弹性均匀上油层(53)内部与弹性均匀上油层(53)相连通,所述的空心辊(51)的外环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推动板(55),且所述的空心辊(51)靠近第二连通管(1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密封连通口(56),且所述的密封连通口(56)通过第二连通管(15)与小型动力泵(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盛放装置(10)包括固定底框(101),所述的固定底框(101)的两侧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挡板(102),所述的固定底框(101)的顶端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盛放润滑板(103),所述的盛放润滑板(103)的顶端外壁滑动连接有待润滑件(104),所述的盛放润滑板(103)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润滑孔(105),且所述的连通润滑孔(105)的底端连通有调节缓冲腔(106),所述的调节缓冲腔(106)靠近第三连通管(16)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连通接口(107),且所述的调节缓冲腔(106)通过连通接口(107)与第三连通管(1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润滑件(104)的顶端外壁与弹性均匀上油层(53)的外环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连通管(17)、第二连通管(15)、第三连通管(16)与第一连通管(9)的两端连接处的外环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法兰(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盛放装置(10)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支撑架(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板(14)的两侧外壁均与第三固定支撑架(19)的外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倾斜道(11)与完成件盛放台(13)的组成结构均与润滑盛放装置(10)的组成结构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均匀上油层(53)采用类海绵易吸水复合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金属零部件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润滑孔(105)均匀分布于盛放润滑板(103)的顶端外壁,且所述的连通润滑孔(105)的大小径长均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裕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69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