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7034.6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郑小亮;赵守远;王咪咪;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超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2;C08L91/00;C08L23/06;C08K3/26;B32B37/06;B32B37/10;B32B27/10;B32B27/32;B32B27/06;B32B27/30 |
代理公司: | 11228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2019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木板材 复合板材 仿木 质轻 防滑耐磨层 从上至下 环保安全 挤出成型 冷却步骤 传统的 基材层 密度板 木纹层 木纹纸 耐低温 热转印 水泥基 水转印 备料 混和 混料 基材 木塑 吸塑 造粒 切割 复合 加工 制造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的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板材是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滑耐磨层、木纹层和基材层,通过备料、混料、造粒、挤出成型、切割、复合、冷却步骤完成,通过本技术方案,使用木纹纸代替木塑共混和热转印、水转印仿木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仿木板材的基材采用TPE材料,代替传统的密度板基、水泥基,具有,质轻、环保,加工方式多样等优点,相比PVC基仿木板材,质轻、环保安全,解决了其在低温下变脆易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木复合板材,尤其是涉及一种能用于汽车脚垫制造的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回归自然,木纹结构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实木材质重量大,可加工性差,木材消耗大且不环保,成本高,随之,仿木材料的需求日渐增长。
在现有市场上有木塑共混、水泥基及PVC基的仿木复合板材,但木塑共混对工艺及设备的要求高,生产成本大;水泥基仿木复合板材加工方式单一,限制其应用范围;而PVC基仿木复合板材的低温韧性差,在温度低于-30℃时,将变脆、易裂,从而导致其低温下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
中国专利CN 102941714 A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包括底层,填充层,基层,木纹纸和耐磨层,底层为聚酯材料、填充层为木屑、基层为密度板,虽有较优的仿木效果,但由于材料包括密度板和木屑,使其加工方式单一,而密度板是由木屑和胶黏剂压制而成,其耐水性差,甲醛释放量高,环保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能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环保和美观、成本低、加工方式多样,耐低温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滑耐磨层、木纹层和基材层,所述防滑耐磨层、木纹层和基材层依序通过热压复合在一起,热压复合后的复合板材可用于吸塑加工,所述木纹层是由木纹纸构成,所述基材层是由SEBS、白油、PP、填料、抗氧剂、润滑剂和色母的混合物挤出合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SEBS的重均分子量大于80000;所述白油的倾点低于零下25℃;所述PP的结晶度低于30%,含量大于50%;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藻土、硅灰石、滑石粉、沸石粉、分子筛、炭黑、多孔氧化铝和空心玻璃微珠中任意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润滑剂为PE蜡。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地,为增加与基层材料的相容性,所述的防滑耐磨层材质为改性PP,厚度0.1-2mm,所述的木纹纸材质为PP,厚度0.1-2mm,基材层厚度0.5-5mm。
一种耐低温可吸塑的仿木TPE复合板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份备料,将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
(2)混料,将一定配比的SEBS、PP和、填料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机以转速200至300转/分进行搅拌,待温度上升至45℃时,再以20至30升/分的速率向搅拌机中加入白油,当白油全部加完并被均匀吸收后,再加入抗氧剂,继续搅拌到温度高于85℃时出料待用;
(3)造粒,将步骤(2)所混合后的原料加入到双螺杆混炼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后备用;
(4)挤出成型,造粒后的粒子中,加入一定配比的色母和润滑剂,再次混合,干燥后,再将其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成板材;
(5)切割,将挤出的板材进行冷却、定型、切割成所需尺寸大小的基材层;
(6)复合,将基材层、防滑耐磨层与木纹层进行热压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超,未经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