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碳高铬钢RH脱碳过程控温保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7424.3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七;邹长东;黄永林;麻晗;皇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8;C21C7/072;C21C7/06;C21C7/10;C22C38/02;C22C38/04;C22C38/18;C22C38/38 |
代理公司: | 32304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水 吹氧脱碳 超低碳 高铬钢 保铬 控温 进站 质量百分比 含量降低 氧化损耗 抽真空 钢包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高铬钢RH脱碳过程控温保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RH进站钢水温度为1605‑1625℃,钢水中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化学成分:Si 0.05%‑0.5%、Mn 0.5%‑2.0%、Cr 5%‑%15%、C 0.1%‑0.35%,钢包到位后抽真空吹氧脱碳等操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RH吹氧脱碳结束C含量达到目标成分,与RH进站相比钢水中Si、Mn氧化损耗量低于15%,Cr元素含量降低小于0.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低碳高铬钢RH脱碳过程控温保铬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在组织生产高铬合金钢时,一般选择采用不锈钢冶炼工艺路线,即EAF+AOD或VOD法,主要是EAF+AOD,该工艺路线短,投资成本低,专业化生产不锈钢的钢铁企业多采用该工艺路线。另一种冶炼方法为EAF+转炉(MRP,K-OBM或LD-OB)+VOD法,该工艺由于有VOD,可以更容易冶炼超低碳、氮不锈钢。
据此,在冶炼Cr含量≥5%的高铬钢时,可以参考不锈钢的冶炼工艺组织生产。但对于大多数非生产不锈钢企业,主要以BOF→LF/RH→CC工艺路线生产为主,RH真空炉实现高合金、超低碳冶炼较为困难,一方面因为若在深脱碳前将Cr控制到位,由于Cr含量高,RH深脱碳阶段易出现Cr的严重氧化,Cr合金损耗大;另一方面若在深脱碳后加入铬铁,则由于铬铁加入量大,钢水温降大,对钢水温度控制较为困难,通过提高RH进站钢水温度难以满足冶炼需求,RH处理过程需大量加铝吹氧升温,RH进站温度过高或冶炼过程温度补偿过大均对会造成耐材损坏加重;此外,由于铬合金加入量大,带来严重回碳问题,均难以实现超低碳、高铬钢的冶炼。
鉴于上述问题,一般以BOF→LF/RH→CC工艺路线为主的钢铁企业基本不生产超低碳、高铬合金钢或其它高合金钢,因此,对于C含量低于0.015%、Cr含量大于5%的超低碳高合金钢少有报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适用于BOF→LF/RH→CC工艺路线生产超低碳、高合金钢的RH真空冶炼工艺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为实现超低碳高铬钢的冶炼提供一种稳定的RH脱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稳定、操作便捷,同时实现控温、脱碳、保铬等目标的超低碳高铬合金钢的RH冶炼工艺方法。RH进站控制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Si、Mn元素,Cr元素含量达到产品目标成分,钢包放置到RH处理位后开始处理,RH吹氧脱碳过程不加铝吹氧升温,但保持钢水温度满足处理需求,RH吹氧脱碳结束C含量达到目标成分,与RH进站相比钢水中Si、Mn氧化损耗量低于15%,Cr元素含量降低小于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高铬钢RH脱碳过程控温保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RH进站钢水温度为1605-1625℃,钢水中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化学成分:Si0.05%-0.5%、Mn 0.5%-2.0%、Cr 5%-%15%、C 0.1%-0.35%,钢包到位后抽真空至压力降至100mbar以下;
S2一次吹氧150-200Nm3,吹氧结束,循环2-5min,再定氧、测温、取样测C,根据C含量确定吹氧量,重复步骤S2,直至C含量降至0.1%以下;
S3抽真空至压力为5~20mbar;
S4一次吹氧100-150Nm3,吹氧结束,循环2-5min,再定氧、测温、取样测C,根据C含量确定吹氧量,重复步骤S4,直至C含量降至0.05%以下;
S5抽真空至压力小于2mbar;
S6一次吹氧小于100Nm3,吹氧结束,循环1-3min,再定氧、测温、取样测C,根据C含量确定吹氧量,重复步骤S6,直至C含量降至0.00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炉与RH-OB双联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减少内应力的便捷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