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9522.0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玮;王新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7/26;H01B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线 护套 电线 被覆层 外护套 外部 制备 绝缘层 新能源汽车 绝缘护套 内护套 热成型 耐磨 熔化 电线导体 抗拉性能 螺旋缠绕 耐磨凸起 耐磨性能 嵌入结构 外部加热 稳定结构 不一致 结构层 填充层 伸缩 绕包 外壁 拉扯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及其制备方法,被覆层包括成型在电线导体外部的绝缘护套以及增强护套,所述增强护套位于绝缘护套的外部,所述增强护套包括增强丝线和填充层,所述增强护套的外部热成型固定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壁热成型固定有外护套。本发明通过增强丝线可在拉扯电线时,螺旋缠绕的增强丝线会更加紧固的绕包在绝缘层外部,进而增加了增强丝线的抗拉强度,防止增强丝线与其他结构层伸缩不一致的情况,同时通过外护套外部的耐磨凸起,可以有效的增加外护套的耐磨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将绝缘层的外部加热熔化一定深度,有利于增强丝线嵌入结构内部形成稳定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线的抗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
为此,申请号为CN201721626185.2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抗拉耐磨电缆,包括: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每根导电线包括铜芯导线以及包裹于铜芯导线的第一绝缘层;包裹多根导电线的第二绝缘层;包裹第二绝缘层的弹性层,弹性层包括包裹第二绝缘层的基体,基体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防滑凸起;包裹弹性层并与防滑凸起抵接的抗拉层,抗拉层为金属网状结构;以及涂设于抗拉层表面的耐磨层,耐磨层为喷涂于抗拉层表面的不锈钢粉末。上述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拉耐磨电缆通过设置包裹多根导电线的弹性层、包裹于弹性层的抗拉层以及涂设于抗拉层表面的耐磨层,有效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能和抗拉性能,使电缆的耐磨性能和抗拉性能好。
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在被覆层中设置金属网状在结构难度较大,另外,当拉扯电线时,金属网状结构与其他结构层之间的伸缩率存在差异,容易造成金属网状结构与其他结构层之间滑脱,不利于提高电线的耐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包括成型在电线导体外部的绝缘护套以及增强护套,所述增强护套位于绝缘护套的外部,所述增强护套包括增强丝线和填充层,所述增强护套的外部热成型固定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壁热成型固定有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的外部一体化设置有耐磨凸起,所述耐磨凸起呈环状,所述耐磨凸起的宽度为2-4mm,高度为1-2mm,耐磨凸起之间的间隔为3-5mm。
优选的,所述增强丝线呈螺旋状分布在内护套的外部,所述增强丝线直径为0.3-0.6mm。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磨拉新能源汽车电线被覆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成型绝缘护套,将氟硅橡胶与沥青、环氧树脂投入130-150℃的反应釜中加热熔融,以300-5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混合10-30分钟,得绝缘护套浇注料,将绝缘护套浇注料加入挤出机中,在导线导体的外部挤出,自然冷却后,在导线导体的外部成型有1-2mm厚的绝缘护套,备用;
S2:增强丝线绕包,使用低频加热线圈对绝缘内护套的外部进行加热烘烤,并在绝缘内护套的外部形成0.4-6mm厚的软化层,之后,将增强丝线绕包在软化层中,并使用挤出机在完成绕包的部位挤出聚乙烯熔体,自然冷却后得0.2-0.4mm厚增强护套,备用;
S3:成型内护套,将交联聚乙烯与聚氨酯粘合剂加热至140-160℃熔化后搅拌均匀,加入挤出机,在增强护套的外部挤出,自然冷却后得0.8-1mm厚内护套;
S4:成型外护套,将聚乙烯、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粘合剂在160-180℃加热熔化并搅拌均匀,加入至挤出机中,在内护套的外部挤出,待挤出料温度将至100-110℃时,使用压模在挤出料上进行辊压,自然冷却后得外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纵横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9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阻燃高耐候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珍珠式电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