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03679.6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智海剑;郑欢芳;宋英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5/65;C12N1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侵染性克隆 构建 病毒侵染性 报告基因 克隆载体 大豆花 侵染 基因组构建 荧光显微镜 表型分析 大豆品种 绿色荧光 全长cDNA 直接观察 基因组 酶切 株系 分段 应用 大豆 体内 检测 成功 研究 | ||
1.一种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以中国大豆花叶病毒SC3的cDNA为模板,设计的SMV病毒基因组分段扩增引物A-NotI、B-KpnI、C-KA、D-AA、E-AC,引物中引入酶切位点,利用高保真酶分段扩增SMV基因组;选择扩增引物对应的内切酶NotI、KpnI、AgeI、ApaI、ClaI分别酶切SMV病毒基因组扩增片段和载体骨架,并通过T4连接酶连接;采用此方法依次将SMV基因组的片段与载体骨架PBR322相连,使SMV病毒基因组完整的连接到载体骨架中,并修复载体中SMV基因组出现的碱基突变,获得SMV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SC3;其中扩增引物A-NotI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扩增引物B-KpnI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扩增引物C-KA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扩增引物D-AA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扩增引物E-AC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2)利用引物MluI-NotI和SmaI-KpnI以载体PSMV:SC3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SC3病毒基因P1和Hc-Pro处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替换PSMV:SC3中的原有片段,并引入多克隆位点SmaI和MluI,于多克隆位点处插入外源蛋白YFP基因序列,构建成含荧光蛋白YFP的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YFP;所述的引物MluI-NotI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扩增引物B-KpnI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SC3的cDNA通过在感病大豆品种南农1138-2上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发病后取大豆花叶病症状典型的叶片提取SMV病毒RNA,利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DNA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MV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SC3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粒pEarleyGate101为模板,SEQ ID NO.13和SEQ ID NO.14所示引物PCR扩增获得YFP基因序列。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含荧光蛋白YFP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YFP。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荧光蛋白YFP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YFP在SMV在大豆体内运动踪迹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荧光蛋白YFP的中国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PSMV:YFP在DNA水平上开展RNA病毒在SMV研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36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