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4999.3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9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唐锋;王向朝;徐静浩;卢云君;郭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9/02 | 分类号: | G01B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检测 干涉仪 | ||
1.一种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其构成包括:光源单元(1)、传输光纤(1-O)、准直单元(2)、第一转折镜(3)、被测介质(4)、第二转折镜(5)、汇聚镜(6)、波前检测单元(9)和控制单元(10);光源单元(1)输出光通过传输光纤(1-O)输入准直单元(2),准直单元(2)将输入光准直为平行光输出;准直单元(2)输出光经第一转折镜(3)调整传输方向后,通过被测介质(4),然后再通过第二转折镜(5)调整传输方向后,入射至汇聚镜(6);经过汇聚镜(6)后,平行光转换为汇聚光;汇聚光输入波前检测单元(9);控制单元(10)控制波前检测单元(9)工作,并计算入射波前相位信息;所述的波前检测单元(9)包含波前接收模块(9-S);所述的波前接收模块(9-S)是波前传感器模块,或干涉仪模块;所述的光源单元(1)包括光源(1-1)和可调衰减器(1-3);所述的光源(1-1)是光纤耦合输出光源;所述的光源(1-1)输出光输入可调衰减器(1-3),对输出光功率进行调节后,耦合入传输光纤(1-O);所述的准直单元(2)的输入端位于准直透镜(2-2)的焦点上;所述的传输光纤(1-O)是单模光纤或保偏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前接收模块(9-S)是干涉仪模块,所述的光源单元(1)包括分束器(1-2),分束器(1-2)连接于光源(1-1)之后,将光源(1-1)输出光分为两路,分别输出至第一可调衰减器(1-3-1)和第二可调衰减器(1-3-2),第一可调衰减器(1-3-1)输出光耦合入第一传输光纤(1-O1),第二可调衰减器(1-3-2)输出光耦合入第二传输光纤(1-O2);第一传输光纤(1-O1)与准直单元(2)连接,第二传输光纤(1-O2)与干涉仪模块(9-S)的参考光输入端(9-S-IR)相连接;经过汇聚镜的汇聚光输入干涉仪模块(9-S)的测量光输入端(9-S-IM);所述的干涉仪模块包括干涉仪模块分光镜(9-S-I3)和二维光电探测器(9-S-I4);所述的干涉仪模块采用干涉仪模块分光镜(9-S-I3)将从参考光输入端(9-S-IR)入射的参考光和从测量光输入端(9-S-IM)入射的测量光合束,发生干涉,并由二维光电探测器(9-S-I4)接收干涉条纹;二维光电探测器(9-S-I4)接收准直光束或发散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直单元(2)包含准直透镜(2-2),所述的准直透镜(2-2)是单片球面或非球面透镜,或者多片透镜,或者多组分立的透镜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折镜(3)和第二转折镜(5)均包括反射镜和二维角度调整架,所述的反射镜安装在二维角度调整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前传感器是哈特曼传感器,或剪切干涉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波前检测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聚镜(6)与波前检测单元(9)之间有辅助对准分光镜(7),辅助对准分光镜(7)将一部分汇聚光分束汇聚至辅助对准光接收单元(8)的接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49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