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08387.1 | 申请日: | 201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张亮亮;翟皓月;刘威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5;B60G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戴冬瑾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机器人 底盘 | ||
1.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架体(1)、固定架体(2)和滑架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体(1)包括底盘板(1-1)、空槽(1-2)、竖条板(1-6)和弧形弹簧片(1-7),所述底盘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底盘板(1-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竖条板(1-6),两个所述竖条板(1-6)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有所述弧形弹簧片(1-7),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外端均设置有所述空槽(1-2);
所述固定架体(2)包括顶板(2-1)、内槽杆(2-2)、竖滑槽I(2-3)、外槽杆(2-5)、减震弹簧I(2-6)和竖滑槽II(2-7),所述内槽杆(2-2)上设置有所述竖滑槽I(2-3),所述外槽杆(2-5)上设置有所述竖滑槽II(2-7),所述竖滑槽I(2-3)与所述竖滑槽II(2-7)相对,所述内槽杆(2-2)与所述外槽杆(2-5)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顶板(2-1),所述顶板(2-1)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所述减震弹簧I(2-6);
所述滑架体(3)包括弹簧座板(3-1)、滑杆(3-2)、减震弹簧II(3-3)和接触板(3-4),所述弹簧座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3-2),所述弹簧座板(3-1)下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减震弹簧II(3-3),两个所述减震弹簧II(3-3)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接触板(3-4)的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体(1)还包括中铰接块(1-3)、连接片(1-4)和限位板(1-5),所述中铰接块(1-3)前后设置有两个,前端的所述中铰接块(1-3)与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前端铰接,后端的所述中铰接块(1-3)与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后端铰接,两个所述中铰接块(1-3)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体(2)还包括连接圆柱(2-4),两个所述外槽杆(2-5)下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圆柱(2-4),左端的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4)分别固定连接在左端所述空槽(1-2)的前后端面上,右端的两个所述连接圆柱(2-4)分别固定连接在右端所述空槽(1-2)的前后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体(3)还包括铰接柱(3-5)、凸板(3-6)和铰接轴(3-7),两个所述滑杆(3-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凸板(3-6),两个所述接触板(3-4)的上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铰接柱(3-5),左端的两个所述铰接柱(3-5)均通过所述铰接轴(3-7)铰接在左端的两个所述凸板(3-6)之间,右端的两个所述铰接柱(3-5)均通过所述铰接轴(3-7)铰接在右端的两个所述凸板(3-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3-4)的下端设置有轮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体(2)左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内槽杆(2-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空槽(1-2)的内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体(3)左右设置有两个,左端的所述滑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左端的所述竖滑槽I(2-3)和左端的所述竖滑槽II(2-7)之间,右端的所述滑杆(3-2)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右端的所述竖滑槽I(2-3)和右端的所述竖滑槽II(2-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减震弹簧I(2-6)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座板(3-1)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片(1-4)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板(1-5),前端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5)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上下两端,后端的两个所述限位板(1-5)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底盘板(1-1)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83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独立拼接的无人车底盘模块
- 下一篇:防碰撞机器人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