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14486.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忠亮;叶明亮;查永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成力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27/06;C08K13/02;C08K5/5425;C08K3/22;C08K3/26;C08K13/04;C08K7/14;C08K3/0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小丽 |
地址: | 2441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聚烯烃 阻燃 绝缘电缆 线芯 制备 聚氯乙烯 绝缘层 导体单元 护套层 内护层 聚乙烯 半导体屏蔽层 低烟无卤阻燃 导体 工作效率 合理设置 依次设置 成品率 屏蔽层 绕包层 低烟 挤包 无卤 填充 电缆 环保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单元、绕包层、内护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导体单元包括若干线芯,线芯包括导体、半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若干线芯之间设有填充,绝缘层采用交联聚烯烃制成;内护层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挤包而成;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氯乙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具有环保、低烟、无卤和阻燃等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各工艺参数的合理设置,提高了电缆的成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电力电缆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绝缘塑料有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其中聚乙烯材料具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及较好的交联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电缆的柔韧性、耐弯曲、阻燃性、阻水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单元、绕包层、内护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导体单元包括若干线芯,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半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若干所述线芯之间设有填充,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烯烃制成;所述内护层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挤包而成;所述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氯乙烯制成;
所述绝缘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25份、高密度聚乙烯6-8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纳米二氧化钛0.1-0.4份、氢氧化镁35-45份、氢氧化铝10-2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7份、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1-2份、纳米碳酸钙0.5-1.5份、硬脂酸钡0.5-1 份、聚乙烯蜡1.5-2份和抗氧剂1010 0.1-0.2份;
所述护套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氯乙烯树脂35-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5-20份、玻璃纤维5-10份、纳米碳酸钙2-5份、炭黑3-4份、硬脂酸钙2-3份、钙锌热稳定剂1.5-3份、氢氧化镁35-45份、氢氧化铝6-8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6份和抗氧剂10100.6-0.8份。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中,所述绝缘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低密度聚乙烯2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份、高密度聚乙烯8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纳米二氧化钛0.4份、氢氧化镁45份、氢氧化铝1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份、月桂酸马来酸二丁基锡1份、纳米碳酸钙 0.5份、硬脂酸钡0.5份、聚乙烯蜡1.5份和抗氧剂1010 0.2份。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中,所述护套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氯乙烯树脂35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份、玻璃纤维5 份、纳米碳酸钙5份、炭黑4份、硬脂酸钙3份、钙锌热稳定剂3份、氢氧化镁 35份、氢氧化铝6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和抗氧剂1010 0.6份。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中,所述导体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填充为玻璃纤维丝。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其中,所述绕包层采用聚酯薄膜制成;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和芳纶纤维编织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导体绞合→半导体屏蔽层包覆→绝缘层挤出→成缆→绕包层制备→内护层挤出→屏蔽层绕包→护套层挤出,所述绝缘层挤出的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成力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成力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4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