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6206.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喻四海;施法宽;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38;C09J151/00;C08F285/00;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丙烯酸酯 大分子 单体 直涂型 pvc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氯高聚物逐渐加入装有适量溶剂的反应釜中,边加热边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中滴加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基单体或丙烯酸羟基单体、溶剂及引发剂组成的混合单体,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终止剂,制得官能化的含氯高聚物;
步骤二,向步骤一制得的官能化的含氯高聚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或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和催化剂,边加热边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丙烯酸酯大分子共聚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丙烯酸酯大分子共聚物加入装有适量溶剂的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后加入1/3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单体或丙烯酸羟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或丙烯酸单体、溶剂与引发剂组成的混合单体,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后,滴加剩余2/3的混合单体,滴完保温反应一段时间,降温出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压敏胶溶于适量溶剂,然后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充分搅拌后直接涂布于PVC基膜上固化后制得PVC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单体或丙烯酸羟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甲基丙烯酸单体或丙烯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一中,所述含氯高聚物为氯丁橡胶、氯苯橡胶、氯化橡胶、聚偏二氯乙烯中的一种;所述终止剂为对苯二酚;所述混合单体的滴加时间控制为0.5~1小时,保温反应时间为1~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丁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所述反应时间控制在0.5~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三中,1/3混合单体加入后保温反应时间为0.2~0.5小时,剩余2/3混合单体滴加时间为1~2小时,混合单体滴完后的保温反应时间为1.5~2.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交联剂为异氰酸酯类、氮丙啶类、金属螯合物中的任一种;催化剂为二乙酸二丁基锡、二丁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四中,涂布的压敏胶干胶厚度为10~15μm;涂布方式为实验室线棒涂布、生产线上网涂、逗涂、刮涂中的任一种;固化方式为热固化,固化温度为60~8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2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