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16206.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喻四海;施法宽;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38;C09J151/00;C08F285/00;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丙烯酸酯 大分子 单体 直涂型 pvc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包括压敏胶层和PVC基膜层,压敏胶层是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的,直接涂布于添加了增塑剂的PVC基膜的表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含氯高聚物反应制得官能化的含氯高聚物;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压敏胶合成;将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压敏胶溶于溶剂后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充分搅拌后直接涂布于PVC基膜上固化后制得PVC保护膜。本发明能有效阻止增塑剂的迁移,对PVC基材的附着力优,制备工艺简化,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VC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C保护膜是以软质聚氯乙烯为基材,表面涂布压敏胶而得到的一种保护膜。因其优异的延展性、耐冲击性、耐候性、可加工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大型户外建材、室外装饰材料、高端家具等表面防护。近年来,随着电子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PVC保护膜亦被用于晶圆切割等电子元器件制程保护。
在软质PVC薄膜加工过程中,通常会添加30wt%-50wt%增塑剂使得PVC变得柔顺,改善其加工性能。目前,软质PVC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增塑剂主要有邻苯二甲酸类小分子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等,以及聚酯型高分子增塑剂,如己二酸乙二醇聚酯增塑剂、己二酸丙二醇聚酯增塑剂等。增塑剂与PVC具有良好相容性主要依靠分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以及弱氢键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并非化学键产生,加上常用的增塑剂又是小分子物质,因此,软质PVC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增塑剂易在热、压力、溶剂等因素作用下从制品内部迁移至外部介质中。增塑剂的迁移主要以“从内部扩散至PVC表面—穿过表面—进入外部介质”方式进行。在PVC保护膜中,增塑剂的迁移会使压敏胶层软化、粘性衰退、产生剥离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增塑剂的迁移会使压敏胶层软化、粘性衰退、产生剥离脱落的问题,达到了有效阻止增塑剂的迁移,对PVC基材的附着力优,制备工艺简化,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压敏胶层和PVC基膜层;所述压敏胶层直接涂布于PVC基膜的表面;所述压敏胶层是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的压敏胶层;所述PVC基膜层为添加了增塑剂的PVC基膜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直涂型PVC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含氯高聚物逐渐加入装有适量溶剂的反应釜中,边加热边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中滴加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基单体或丙烯酸羟基单体、溶剂及引发剂组成的混合单体,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终止剂,制得官能化的含氯高聚物;
步骤二,向步骤一制得的官能化的含氯高聚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或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和催化剂,边加热边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制得丙烯酸酯大分子共聚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丙烯酸酯大分子共聚物加入装有适量溶剂的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后加入1/3由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基单体或丙烯酸羟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或丙烯酸单体、溶剂与引发剂组成的混合单体,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后,滴加剩余2/3的混合单体,滴完保温反应一段时间,降温出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改性压敏胶溶于适量溶剂,然后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充分搅拌后直接涂布于PVC基膜上固化后制得PVC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16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