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用复合炭棒滤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1152.6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2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林;王继生;张曦;庞远鉴;夏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复合 炭棒滤芯 生产 方法 | ||
1.净水用复合炭棒滤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炭化后的炭化料破碎成粒径为2~10mm的活性炭粒,将所述活性炭粒送入活化炉中并向其内通入水蒸气,调整所述活化炉内温度为800~900℃并保持15~30min,得低灰分活性炭;
S2、将所述低灰分活性炭投入粉碎机中加工成1000~2500目的活性炭粉;
S3、按重量组分计选取所述活性炭粉50~70份、硒矿粉10~15份、麦饭石5~10份、沸石10~30份和粘结剂1~5份,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送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置于活性炭棒滤芯挤出机中依次经过70℃~180℃的加热、冷却和挤压成型,得复合净水炭棒滤芯,其中,所述麦饭石和所述沸石在送入搅拌机前分别先研磨至颗粒度小于2μm;
所述活性炭棒滤芯挤出机包括:
进料筒,其水平设置,其上部设有第三进料口,右端面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通过一漏斗与外连通,所述进料筒的左侧设有一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活塞杆从所述进料筒的左侧面水平深入其内;
加热机构,其包括:
加热箱,其为水平设于所述进料筒的右侧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加热箱的左侧面的上部设有第四进料口,所述第四进料口与设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加热箱的右侧面的下部设有第三出料口和压力感受器;
加热管,其为竖直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的下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加热管的上端与所述加热箱的内顶面固接,所述加热管的左侧通过一向上倾斜设置的输料管与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
限料板,其为竖直设置的L形板,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卡设在对称设于所述加热箱前后侧面的一对滑槽内,所述竖直板的左侧面固接有一推杆,所述推杆的上部与一水平设置的链条固接,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加热箱的左侧面和所述加热管左侧的两个滑轮连接,所述两个滑轮分别由设于所述加热箱外壁上的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驱动,所述限料板设置为,当所述压力感受器测得的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时,启动第四电机,使限料板在链条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所述水平板与所述加热管产生干涉,加热管停止输料,当所述压力感受器测得的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值时,关闭第四电机,开启第三电机,使限料板在链条的带动下向左移动至复位,关闭第三电机,此时,所述水平板与所述加热管不干涉,加热管重新开始输料;
定型机构,其包括:
冷却筒,其水平设于所述加热箱的右侧,所述冷却筒的左端通过连接筒与所述第三出料口连通,所述冷却筒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水平设置且贯穿所述冷却筒的左右端面的孔道,所述孔道靠近所述冷却筒的外侧壁且呈圆周排列;
分选筒,其设于所述冷却筒的右侧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分选筒的右侧的下部水平连接一输送带;
转动筒,其水平套设在所述分选筒内且与其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筒的右端穿出所述分选筒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分选筒与所述转动筒之间的左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孔道尺寸和位置相适应的第一环形开口,所述转动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开口;
转动棒,其水平套设在所述转动筒的内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棒的左端穿出所述转动筒的左端面与所述冷却筒的右端面转动连接,右端与所述转动筒的内壁抵接,所述转动棒位于所述冷却筒和所述分选筒之间的外壁上设有高压水流切割机,所述转动棒与所述转动筒的右端面之间设有第二环形开口,所述转动棒通过设于其左端的第五电机驱动;
粉碎机,其设于所述分选筒的右侧,所述粉碎机的物料入口与所述第二环形开口连通,所述粉碎机的物料出口与一升料机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升料机的出料端通过输料管道与所述漏斗的上部连通;
所述搅拌机包括:
外筒,其竖直设置,其顶面设有圆形的第一进料口,底面设有第一出料口;
内筒,其竖直设置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底面敞口设置,其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料口相对连通的圆形的第二进料口;
转动轴,其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水平设于所述内筒的中部,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外筒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料机构,其包括:
进料挡板,其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进料挡板的左侧与所述内筒的顶面铰接,右侧通过弹簧绳与所述内筒的顶面连接,所述进料挡板的顶面设有第一磁条;
第一齿轮,其水平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上方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面通过一固定杆与所述外筒的内壁固接;
第二齿轮,其竖直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且与其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由设于所述外筒内壁上的第二电机驱动;
控制杆,其竖直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面靠近边缘处,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条磁性相斥的第二磁条,所述控制杆设置为不与所述第二齿轮干涉,且当所述控制杆随着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至其最左侧时,所述进料挡板向下开启;
筛板,其水平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下方,且所述筛板的边缘与所述内筒的内壁抵接,所述筛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倒圆锥台形的筛孔;
出料机构,其设于所述内筒的底面,所述出料机构包括:
第一隔板,其为半圆形板,其水平设于所述内筒的内部近底端处,并与其内壁抵接,所述第一隔板的矩形侧面上设有电磁条,所述电磁条由设于所述内筒外壁上的电池供电;
第二隔板,其为水平设置的半圆形板,其与所述内筒的底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矩形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电磁铁磁性相吸的第三磁条,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为当所述电磁条通电时,所述第二隔板向上运动至与所述第一隔板平齐,此时,所述内筒的底端闭合,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第二隔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其与所述第一隔板产生错位,此时,所述内筒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海和荣活性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11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多层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碳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