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21785.7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雪;谭石勇;郭帅;谭武贵;文亚雄;李雪玲;刘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14;C09K17/40;C12R1/07;C12R1/01;C12R1/79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叶碧莲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磷降镉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溶磷降镉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复合菌剂15‑30份、载体70‑85份;所述复合菌剂中含有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2.5‑15亿cfu/g、罗尔斯通氏菌1.0‑5.0亿cfu/g、淡紫拟青霉0.5‑4.0亿cfu/g。所述载体为草炭、硅藻土经过干燥过筛得到的粉状物,其中草炭具有提高土壤持水、通气和保肥能力的优点,硅藻土具有吸附性能强、pH中性无毒、混合均匀性好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为粉状,在整地时施用,可有效改良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磷含量,同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镉离子的移动性,降低作物对镉离子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研究》显示,我国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耕地缺磷面积达51%,由于过度垦殖,土壤因有机质匮乏导致养分比例失衡,土壤养分的长期低投入、高支出造成全国范围土壤肥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根据环境保护部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王娇.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有数据显示我国受镉、砷、汞、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如镉米等)粮食达1000多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亿元。目前,土壤污染类型大致分为无机型、有机型及复合型污染,其中无机污染物(重金属)超标点位数高达82.8%,镉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达7.0%(杨启良,武振中,陈金陵,等.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及其水费调控技术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6):1075-1084.)。这些重金属不能如有机物一样被微生物消化分解,只能在生态环境中迁移、转化,并不断积累,一旦重金属浓度积累到一定限度值时,就会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毒害效应,进而通过食物链循环危害动物、人类的生命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镉列为重点研究的食品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镉认定为I类致癌物。镉在体内累积一定程度,能够损害泌尿系统、使身体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致畸,且能引发乳腺癌。2013年春末的“镉米”食品安全事件触动了公众神经的同时,也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不良因素之一,很多人这才意识到,原来土壤也会藏毒。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让日益关注重视身体健康的老百姓产生心理恐慌,对农产品种植户更是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从另一方面来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家的社会经济稳定。
中国专利CN 106187402A公开了一种土壤降镉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除载体外,其中微生物为黑曲霉菌剂,功能菌种单一。而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有必要研制出多功能微生物菌剂产品,移除或固定化重金属的同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如降解土壤中难溶性氮、磷等,以及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兼具对土壤溶磷和降镉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在整地施用时,可有效改良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磷含量,同时降低作物对镉离子的吸收。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溶磷降镉微生物菌剂制备的方法,包括载体的制备、复合菌剂的制备、及载体与复合菌剂的混合,复合菌剂16~35重量份、载体65~84重量份;其中,所述复合菌剂中含有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英文名:Bacillusmethylotrophicus)20.0~40.0亿cfu/g、罗尔斯通氏菌(英文名:Ralstonia respiraculi)5.0-15.0亿cfu/g、淡紫拟青霉(英文名:Paecilomyces lilacinus)5.0-15.0亿cfu/g,总有效活菌数≥50.0亿cfu/g;所述载体为草炭、硅藻土经过干燥过筛处理的粉状物,其中草炭、硅藻土的用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谷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1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