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2619.9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5/08 | 分类号: | B63B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气管 充气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压缩空气瓶 货舱 饱和装置 流态化 船运 流态 货物 空气压缩机 从上到下 管路安装 均布安装 气体来源 透气孔 土工布 气瓶 加压 饱和 损害 | ||
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装置,包括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内通过从上到下均布安装有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两侧安装有布气管,布气管的壁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布气管上包裹有土工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利用充气作为减饱和方法,不会对货物本身造成其他的损害;2、本发明利用船上已有的压缩空气瓶,作为气体来源,管路安装设置便捷,便于推广应用;3、本发明采用的压缩空气瓶,可通过管路与船上已有的空气压缩机连接,可方便地对空气瓶进行加压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装置及方法,属于海上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规则)目前已经强制实施,该规则对船运固体散装货物按照A、B和C三组进行管理。其中,A组货物即易流态货物。其由一定比例的细微颗粒和一定水分组成,海上装运时如其含水量超过一定水平,就可能发生流态化进而形成流态。该类货物流态化后粘性和密度均较大,其在货舱内的横向移动会削弱船舶稳性,造成船舶横倾,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船舶倾覆。
易流态货物海运过程中,由于船舶振动和摇摆,货物之间空隙减少,货物表面逐渐渗出水分形成自由液面,同时货物内部孔隙水压力上升而导致货物抗剪强度丧失,即引起货物流动造成船舶横倾。该类货物流态化的发生和货物内部水分的渗透迁移密切相关,即货物内部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会导致货物流态化的发生,而降低货物饱和度可使货物抗流态化强度得到提高。因此,为提高易流态货物海运安全,可通过降低货物饱和度的方法来实现。
易流态货物是由水、气和固体颗粒三相组成的。可通过增加气相体积的方法来降低货物的饱和度,避免货物内部孔隙水压力的集聚。因此,通过充气减饱和技术的海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装置和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在货物内部对应区域布设充气装置,采用对货物内部区域充气的方式减小货物饱和度,可有效预防货物流态化的发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装置,包括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内通过从上到下均布安装有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两侧安装有布气管,布气管的壁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布气管上包裹有土工布;
所述布气管通过充气软管与压缩空气瓶连接,压缩空气瓶上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充气软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无线路由、数据发送装置,所述无线路由、数据发送装置将孔隙水压力数据通过信号发送到船舶控制台,所述船舶控制台与电磁阀之间连接有数据控制线。
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船运易流态货物防流态化充气减饱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布气管布设在货物易率先发生流态化的位置,即货舱的中下部,保证透气孔位于易发生流态化货物内部。
2)将透气孔由土工布包裹,防止透气孔被货物颗粒堵塞,同时使得空气能够透过。
3)将压缩空气瓶、充气软管,布气管依次连接,将电磁阀安装在充气软管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和无线路由、数据发送装置连接,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无线方式和具有数据收集和集中控制器的船舶控制台连接。
4)通过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实时孔隙水压力值,判断该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则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无线路由、数据发送装置上,之后船舶控制台通过得到的信息启动电磁阀开启,开始充气操作,直至实时监测的孔隙水压力值低于设定阈值,则关闭电磁阀,完成一次充气减饱和作业;
5)重复步骤4),进行实时监测,可保持易流态货物海运过程中长期处于减饱和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22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艇快速自动捕捉装置
- 下一篇:活动甲板水雾侧喷系统